2018年是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回眸这两年多来的普法历程,二十四中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有效提升了普法教育效果,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普法教育与日常管理结合,循序渐进
构建制度体系,推进精致管理。修订《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章程》,编印《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学生手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教师到学生、从做人到育人均有章可循。
全面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完善学校重大事项和涉及师生切身利益事项的议事、决策、监督机制,构建民主、法治、和谐的育人环境。
坚持法德共进,营造良好氛围。校园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廉政文化”等时时处处传雅言之道,养君子风范。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普法教育与主题活动结合,春风化雨
教师篇: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宪法学党章考法活动”,进一步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组织开展“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自查自纠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法德并举,促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二十四中教师把《朱子家训》搬上舞台,传承中华好家风。
党总支发出倡议,让教师节风清气正,全校教师积极响应。
江南梅文学社组织《教师风采》专辑编印,微信公众号推出“博雅教师”,传播立德树人正能量。
学生篇:
说一说,校园说“法”。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进行法治讲座,通过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
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
比一比,竞赛学“法”。开展“法伴我成长”知识竞赛,掀起学习法律法规的热潮。
演一演,模拟辩“法”。组织模拟法庭,传播法治观念。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开展法治文艺活动,弘扬法理精神。
走一走,社会普“法”。学生自制普法小报,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法律知识。开展交通文明岗青年志愿者活动,关注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
普法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润物无声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分阶段普及法律常识,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在音乐课上学唱法治歌曲;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多种形式渗透法治教育。
普法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防患未然
转发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的告家长书,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
开展“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我行”活动,将法律知识辐射延伸至家庭、社会,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的目标。
撑起法治蓝天,浸润春风法雨。二十四中“处处有法、时时有法”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学校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文/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