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旋转着青春,挥击着理想,汗水落地成花,拼搏进取展真我风采。——题记
24中作为常州市乒乓特色学校,近几年,学校因地制宜,走上了乒乓特色发展之路。走进校园,随处可见乒乓球的“身影”——装备完善的室内乒乓馆,励志鼓舞人心的宣传语,身手矫健的灵动小球队。
校乒乓队是传统强队,在历届比赛中都名列前茅,曾获得常州市中小学乒乓球锦标赛团体2015总分第三名,2016总分第二名,2017总分第三名等好成绩。
2018年5月4日,常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乒乓球球比赛鸣锣开赛。24中派出以李锋,蒋波老师为教练,言若金、何佳洋、蒋泽林、高锦程四人组成的男队和丁欣楠、傅千羽、贺铃珑、蒋莅澄、叶羽欣、俞佳玉、赵均祎七人组成的女队,参加了本次代表常州市中学生最高水平的比赛。
随着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比赛双方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将,打得球灵活多变,令人防不胜防,队员们的眼神充满了认真,全神贯注应对比赛,不敢还有一丝一毫的马虎轻敌!在“乒乒乓乓” 激烈的角逐中,横推、反拉、扣杀、削球、挑球……双方你来我往,十八般球艺尽情施展。银色小球左攻右击,刚挡回去,又飞回来。比赛在热烈的喝彩声此起彼伏,“好球”呼声接连不断。
女子一队在女团决赛中以3比0战胜了常州少体校代表队的武进星辰实验初中,队员们在赛场上以出色的表现,为我校拿到了一块份量最重的团体金牌;女团二组最终获得团体第五的好成绩。丁欣楠一路过关斩将,轻松将女双女子单打冠军收入囊中。贺铃珑人小志气高,不畏强手,获得女子单打第五。
这边硝烟未散,那边又入战局,男子团体在武进联队的强势压阵、形式不利。李锋、蒋波教练在赛点提醒选手:“关键时刻脑子不要乱,自己的特长技术应该尽可能发挥,这样才能弥补不足。”男队选手们终于顶住了压力,发扬勇于拼搏、团结合作精神,获得了铜牌,非常不容易。
来之不易的比赛成绩与平时艰苦的训练分不开。平时,一边是紧张的学习,一边是难得的比赛机遇和艰苦的训练,每天大课间的半小时和放学后的一个小时训练时间,对运动员们来说,比其他人要多一份挑战和磨砺。他们坚持练习,从不放松。“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同学们说。但捉对相互“厮杀”,你来我往,却互不相让。双方跳来跑去,打得难舍难分,训练显得十分单纯,而且充满童趣。
“我们把乒乓文化普及到校园,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国球的魅力。”正如张慧群校长所说,乒乓已经成为了二十四中的校园文化,七年级每周都安排一节乒乓特色课,设置了“乒动我心”雅慧选修校本课程,以此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乒乓技能,进而热爱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作为国球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许多同学都将其作为终身爱好来培养。这份喜爱大多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诞生的,而是一种在长足的陪伴间,从小就建立起来的缘分。看到小球员们雏鹰展翅般的身姿,我们坚信,带着“拼搏、争先、向上”的体育精神,24中乒乓球队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创更多的辉煌!
(文、图/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