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张萍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活动暨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在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召开。
互联网+拓展创造空间,精妙设计搭生成框架
“互联网+”日益为教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辅助作用。24中徐峥老师执教《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对外交往——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一课,二十四中教育集团其他三个校区通过小鱼直播进行联合教研。徐老师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探求开放之路”、“闭关颓靡之路”、“屈辱外交之路”和“大国外交之路”四大主题设计,探究“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借助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立体、高效、持续的互动交流,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协作、探究和意义建构,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与发展。
兰陵中学的张永康老师执教《明朝的对外关系》,以郑和关于海洋的叙述,将内容分为机遇和挑战两大主线。郑和下西洋明朝走向海洋开创了机遇,学生通过写航海攻略和日志,了解明朝航海基本情况,体会航海之艰难。通过讨论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感知郑和下西洋无法持续的原因。
价值省查和引领为“舵”,潜心教学和研究为“桨”
教师的价值追求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主编任鹏杰先生面向全市历史教师做了讲座。讲座围绕“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历史教育”、“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教研”展开,分为:“价值省察:新时代要怎样的历史教育;追踪疑点:问题即选题,难题即课题;研究突破:用实证推理,用价值引领;写作传播:讲学术规范,责观点公正”四大板块。讲座高屋建瓴而又深入浅出,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任先生又进一步就历史意识进行精妙的阐述。
本次研讨,既有一线原生态课堂,又有同伴互评和专家引领,紧紧围绕学科素养扎实展开。期待本次研讨能够促进学生素养在历史课堂上更好地“生长”。
(文、图/叶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