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8)朱晔韬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说不上失败,因为明天还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也说不上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人的根本。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美;二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
中国著名作家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繁是举。”“立人”就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有记者采访过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是在哪儿学的?”“在幼儿园里。在那儿,我学到了令我终生受益匪浅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学会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是的,我们的文明修养也是这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等一系列的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也曾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并没有同比例的提高。以前我看到一个报道,说是有些国家公共场所的标语大多数是用本国母语写的,但若是涉及文明类的标语却是用中文写的。这难道不是给我们的警示吗?
我们大可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素质不高;不必埋怨自己的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就把面包发起来了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应有的作用,使文明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