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十四中专题网站·
学校主页管理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文明礼仪伴我行
发布时间:2014-1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八(8)班 刘思楠

  文明让人举止文雅,礼仪让人风度翩翩。文明礼仪不仅涉及人际关系,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能照出他肖像的镜子。
  做文明礼仪的中学生是我们新世纪少年的共同心愿。从上学第一天起,我们就学会“老—师—好—”这句礼貌用语,那时我们幼小的心灵萌发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但上初中后,学生对老师的称呼就不像小时那样恭敬了,从前对老师的崇拜之情渐渐消失,学生对老师常常直呼其名(当然是在老师背后)。有时,老吴竟成了吴老师的代名词。也许是因为我们长大了,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已经成熟了,也许是为了给别人的幽默感,但无论怎么说,用这样的方式未免不尊重老师,尊重老师不但要从思想上认识其必要性,还要从行动上体现其现实性,所以我认为文明礼仪就要从校园,从尊重老师开始。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我国历史上不知出现了多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老敬幼的动人故事,世世代代传为美谈的“孔融让梨”就是其中一例。“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古人都能懂的这个“礼”,行这个“礼”,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前不久看到一本书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摩登女郎向一位手扶拐杖的老人问路。
  女郎问:“喂,老头儿,这里离汽车站还有多远”?
  老头低着头,爱理不理的说:“还有56拐杖”。
  女郎诧异地问:“怎么不用里来计算”?
  老人气鼓鼓地说:“论里(礼)你应该称呼我老爷爷”。
  女郎听了满面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懂得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得先尊重别人,不是有这样一句谚语:“有理(礼)走遍天下,无理(礼)寸步难行。
  讲文明,懂礼貌不仅是口号,而是行动。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一个春天;给别人以份温暖,别人给你快乐无限;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给别人一份真诚,别人给你温馨的思念。让我们从现在起携手并进,明礼仪,改陋习,做文明好少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