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十四中专题网站·
学校主页管理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明八礼四仪,做阳光美德少年
发布时间:2014-11-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八(1 ) 王若寒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懂礼仪,有礼貌。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简单的说,礼仪就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友好,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公共场合讲话时的轻声低语等等。可以说,文明礼仪直接体现出个人的内在修养。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根本准则,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江苏在全省学生中开展了以“八礼四仪”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号召同学们在八礼四仪的学习和体验中,从小做一个讲文明尊礼仪的人。我们有“八礼四仪”,那么“八礼四仪”包括哪些呢?
  八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 、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同学们,以上这八礼之中你们做到哪些了呢?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许多不文明的现状也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难道不是应该更懂得礼仪之礼吗?既然这样,那我们生活中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不文明的现状呢?
  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也有所提高了,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过着挨冻受饿的日子。但我们的餐桌上却出现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在学校里,在家里,许多孩子都有挑食的情况,还有些女孩子为了保持身材而可以让自己少吃,这样不紧导致了营养不均衡的问题,也浪费了粮食。虽然我们现在能吃得饱,但我们也不能也浪费,我们应深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朋友之间更注重的是友谊,而享有长久的友情,朋友之间就跟应相互友爱,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在朋友遇到困难尽力帮助,耐心开导。而不是相互排挤,有意的刁难别人,满口的粗话。这是不文明的表现,不是吗?
  为什么我们中国会有那么多人丧生于车祸之中,是因为他们或开车的那一方不遵守交通规则,才会酿成如此惨祸。生命如此可贵,又岂容的我们如此不珍爱生命呢?如果我们能过遵守交通之礼,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我相信我们不会在车祸中受到伤害,面临死亡。
  正如我们的蔡元培先生,他谴责我们匿名揭贴,讨伐学生的行为,主张这样做是不和做人的道理的,表现了他光明磊落的君子作风,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宽而有度的处事方式是作者傅斯年也对他由衷的敬佩。
  蔡先生批评我们阻止性情荒谬的学生前来拜访的建议。引用《论语》上的话来说:“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意思是说:人家改正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抓住他的过去不放,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 正是这样的言语,是作者傅斯年真正读懂了《论语》,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是用言行一致的方式方法来教导学生的。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胸襟开阔,已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蔡元培先生。
  四仪:
  而“四仪”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的四个仪式。
  7岁: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
  10岁: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成长仪式。
  14岁: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青春仪式。
  18岁: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成人仪式。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我们应当自觉遵守文明礼仪,注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同学们,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引领文明风气、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做一名有道德的文明人,让礼仪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