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十四中专题网站·
学校主页管理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让文明从家庭开始
发布时间:2014-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七(2) 韩雨霏家长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本更应传承和发扬,可事实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身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能通过新闻等途径了解很多在外不顾礼仪被人贻笑大方的现象,为之扼腕叹息。每每这时,率先想到的便是必须关注自家孩子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期待为她有一天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准备良好的礼仪素质。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此我总会借机跟女儿唠叨上几句,让她也畅谈自己的观点,只是收效并不大。明白是一回事,做起来是另一回事。
  虽说学校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教育举足轻重,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最近可能是常州文明城市验收的原因,女儿回来时常念叨“八礼四仪”之类的东西,我想这是个好机会,我便与她一起好好学习了相关内容,并结合各项要求反思自己言行中的得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或许是我们家向来民主,女儿个性张扬,说好听点是不拘小节,其实是过于自由随意,许多细节都做得不够到位。这回我拿出文明礼仪的宣传单,面对这里面列出的条条框框,她也会面红耳赤,静心反思自己的言行,安然接受并表示今后注意。我告诉她,我们所追求的“自由率性”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原则规范上,我们都是社会人,想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讲究文明礼仪是第一要素。
  当然对孩子的要求仅仅是讲道理远远不够,家长自己要率先示范,“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他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口实’。往常自己言行出现问题,总是用家长权威强压,女儿当然无法心服口服,当她犯同样错误时便会说“你们不也这样吗?”确实,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既然当了家长,就该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日常行为。这些日子,我也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女儿一起“捉虫”,将自己平时生活中忽略的“坏习惯”一一找出来,共同改正。事实证明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的说教。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的素养也得到了相应提升,可谓共生共长。毋庸置疑,当每个家庭的素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也就前进了一大步。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从每个家庭开始出发,让文明礼仪之花在这里开始生根、发芽、绽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