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十四中专题网站·
学校主页管理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文明礼仪,你我同行——家庭文明礼仪教育之所见
发布时间:2014-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七(9) 温紫琪妈妈


  礼仪教育的过程就是礼仪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看平时,重养成,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应有之义。温紫琪一家是中国式“221”结构:外公外婆,温爸温妈和小温。五口之家,其乐融融,上海外婆规矩大,医生外公学识高,长辈们言传身教,小温耳濡目染。教育无痕,润物细无声——
  一,见微知著,教育是细节的艺术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在站相,吃饭有吃饭的相道”。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应该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日常生活规范的训练与落实为基础,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完善。在我们家,进门打招呼,出门说再见;见面问声好,点头微笑家常事;过马路看标示,遵守规则惜生命;坐公交不争抢,主动让座有礼貌;果皮垃圾不乱扔,分类进箱护环境……素质,就是一种习惯。孩子将来的文明素质如何,在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二,率先垂范,教育是文化的传承
  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他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作为家长,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最佳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与大师对话,与智者交流,体验心灵的滋养与成熟,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小温就是在外公的故事里长大的孩子,识字后爱读书的爸爸每周都会淘来一本本好书,茶余饭后就是全家读书的时间,在阅读分享中孩子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我觉得,一个爱读书的人,文化素质是不会差到那儿去的。
  三,言传身教,教育是榜样的力量
  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对儿童最深刻的教育,言传不如行动;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遗传不如环境。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认为,创设彬彬有礼、愉快活泼、和谐协调,相互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的教育氛围是搞好教育的主要条件。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建立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这正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篮。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面前彬彬有礼,相敬如宾,礼让三分,文明修身,如遇矛盾也能在和谐幽默的氛围中技巧地化解,同时我们也很尊重孩子的选择和隐私,不会任意干预和窥探,尽量不生硬地否定孩子的言行,而是采用建议的口吻,比如“你的想法很不错,不过……是不是会更好一点。”这样平等地尊重、对待的方式,就是希望能让孩子少一点娇惯,多一点独立。我相信,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一定是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和充满自信的。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她认为,文化是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技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和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是否会搀扶盲人一把?
  从社会影响看,礼仪教育靠课堂上老师教或课后父母念叨是不够的,整个社会潜移默化的作用同等重要。老师要为人师表,父母要做好榜样,社会上的陌生人也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只有整个社会重视、提倡和体现努力、谦让、乐于助人等,孩子才会学到这些美德,文明才得以传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