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十四中专题网站·
学校主页管理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读《延陵赋》有感
发布时间:2014-11-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七(6)班 华天骄家长

  走进常州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延陵赋》。开篇即以“……常州,州以季子让国而名延陵,城因六龙阴聚而号龙城。春秋置地,魏晋肇文,唐宋兴学,明清擢贤,始成‘中吴要辅、八邑名都’。。。。。。。”概括地道出了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常州因季子让国封地延陵而得名。季札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称公子札。相传为避让王位,三度让国。《史记》中“季札挂剑”的故事至今仍广为传颂:延陵季子出使晋国,中途顺道拜访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季子因有出使任务,就没有当场把宝剑献出,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完成出使任务后,徐君却已去世,季子就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季子说:“我心里早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而违背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延陵季子这种“谦逊诚信、儒雅淳厚”的高贵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常州市民,极大地丰富了常州的传统文化内涵,也造就了常州这样一座文明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现代以来,“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一批又一批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究其深层的文化根基,都能找到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一点上说,我们常州的历史文化逐渐形成了内在自我的独特精神,且具有很强的包容融合、吸取消化并进而同化不同文化的能力。因此,常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能老是躺在文化遗产上睡觉,更不能妄自菲薄、随便丢弃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自信,认真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用现代化的诠释,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励广大青年积极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常州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