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十四中专题网站·
学校主页管理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家庭文明礼仪教育从“小”做起
发布时间:2014-11-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八(4) 张肇麟家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迄今一直是每位中国父母的期盼与心愿。
  相信很多父母及孩子都看过或闻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曾子烹彘”的故事。故事的警示:若父母欺骗孩子,就是教孩子骗人。也告诫父母“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中央电视台有则公益广告宣传片,讲述有位母亲为年迈的老母亲洗脚,她的孩子看后也为她端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最后字幕:“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则广告其实要求家长一定要承担起教育孩子文明礼仪的责任。也佐证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至理名言。
  我们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始终予以正能量。我们首先带头做到做好,尔后要求孩子仿效。对孩子有时没做到没做好的事,当面不训斥、不强求,维护孩子自尊心,待回家后换位思考再进行引导教育,直至下次做到做好为止。记得孩子4岁时,因奶奶提醒看电视时间过长影响视力,孩子发怒撵老人回老家。针对这一行为,我们及时引导让孩子知道奶奶的提醒是对的,同时我们就利用在家里每次见到父母或出门归来就主动问好问候,不经意间培养孩子问候和尊重老人的习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发现孩子因腼腆不爱与人打招呼,我们就利用在小区上下楼梯见到邻居时,主动打招呼问好,给孩子耳濡目染,既增进邻里间的友爱,又培养孩子主动与人交流的习惯。每次外出时,我们带头做到开车或步行不闯红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道斑马线,还与孩子一起分析“闯红灯”的后果及危害,既教育孩子守规则意识,又教育孩子关心自己和他人生命。记得有一次朋友聚会时,多名独生子女的孩子在一起哄抢食物和普遍存在着“自私霸道”的行为,我们就教育引导如何文明就餐而不影响别人就餐心情,还培养孩子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的习惯。
  实际生活中,孩子的文明礼仪培育,家庭教育是启蒙,学校引导是关键,与社会构建三位一体的共融环境才是根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