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特别重视礼仪教育,它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所谓的礼仪是指为了维护人际交往的秩序、规范人际交往的行为而产生行为规范和准则。其内容具体表现为仪表仪态、言语交谈、行为表现等三个方面,这对今天的青少年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礼仪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是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尤为重要。从婴儿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家庭就成为了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家人精心呵护着这个小生命,让他健康成长,学会了走路、说话,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他们跟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学校,学校成为礼仪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场地,但家庭教育依然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言传身教,父母自身做表率。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急于去了解,并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父母是孩子最亲近和信赖的人,他们自然而然的去模仿父母,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并从自身做起,成为孩子的表率。以我们家的情况来谈谈吧,“孝道”是中国人尊崇的一种美德,但对于孩子来说是抽象的,但他会从父母身上模仿,因此我们要做出榜样。我们全家每个星期至少会有一天去看望父母,亲自下厨,为他们做一桌丰盛的饭菜,并为他们整理房间,打扫卫生,陪父母聊聊天,全家团聚一堂,感受家庭的温暖。当父母身体不适时,我们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父母去医院,精心照顾年迈的老人。我想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若干年后他也会以同样的行动来回报我们。
孩子要融入社会,要学会和别人相处。我们的处世之道也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我们要做到对待别人真诚友善,宽容大度,与朋友相处以心换心,礼尚往来,同情弱小,主持正义,乐于助人,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一诺千金。行车上路,不加塞抢道,文明礼让,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
二、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老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礼仪教育就渗透在这些日常细节中。我们教育孩子要坐如钟,坐姿要端正,不跷二郎腿;站如松,不要东倒西歪,左右摇晃;吃饭时不要不停说话,在盘中翻自己喜欢的菜,不顾别人,要细嚼慢咽,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吃完后不能把碗筷往桌上一扔,要收拾干净。
尊敬师长,看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外出旅游时,不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刻,遵守秩序,自觉排队,不一哄而上,相互争抢。
三、提高修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弟子规》《礼记》、《周礼》、《仪礼》都是学习古代礼仪的书籍,父母和孩子一起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吸取精华,提高自身修养。
礼仪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外在行为展现。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展现。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新的世纪我们应该将我们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世界面前。( 八(2)班 杨世辰家长)

家庭——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
发布时间:2014-1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附件:
|
![]() |
|
---|---|
保持登录 |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