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初中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成功举行!活动中成功发布了初中数学、初中历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范式并呈现了六节精彩的课例。
抓住机遇 迎接精彩
来自省内省级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和全市“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项目组学校、兄弟学校70多位老师应邀参加。发布会由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詹发云副校长主持。
项目研究一年多来,各项目学校、各项目组立足实践,聚焦课堂,以生为本,融合创新,积极投入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研究,各学科都形成了一些操作性强、可发展、可复制、富有启发性和示范性的学科课堂教学的范式。对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来说,项目的研究既推动了学校情智课堂的深入实践,又成就一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团队,项目的开展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提炼成果 精彩发布
初中历史范式研究领衔校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徐峥老师创新提炼出历史课堂教学范式:任务—问题—任务,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学范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强时空观念,解密历史问题的由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主题感知、情景互动、史料证实、独立思想、平台展示,生成家国情怀的情智课堂的范式。
常州市新闸中学的管建峰老师和常州市实验初中的刘文明老师同时进行了数学、道德与法治的学科范式发布。
聚焦课堂 精彩呈现
与会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和现场听课的形式,观摩了六节展示课。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殷丹老师执教历史《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她利用平台支持,发布三大任务:战役讲堂、战役论坛、战略问答。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国家意识,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
叶星星老师执教《社会习俗的变迁》。他通过精心设计“共建常州近代民俗博物馆”任务,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下,设身处地地探究和思考当时社会习俗产生的变化及其深层次的原因。
来自常州市新闸中学、常州市实验初中天宁分校老师执教的数学和常州市实验初中、扬州竹西中学执教的道德与法治课同样精彩纷呈。
充分研讨 精彩点评
常州市第二中学陆卫平老师精彩点评。她认为我校两节历史课具有三大明显特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维、突破难点;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兴趣,形成动机;重视史料阅读,理性思考,互动对话。同时她也指出要把新课程理念和互联网技术融合起来;要把互联网技术与历史核心素养相融合。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思维设计全新课堂,实现教学时空的开放、教学目标多维多阶化、教学资源丰富与共享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个性化。利用互联网设备和技术发展和创新教学,实现学科教学的在线化、数据化和智慧化。期待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能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文/徐峥 图/赵佳、杨小春、朱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