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速递>>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相识在文学的殿堂——“江南梅”文学社2016年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纪实
发布时间:2017-0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香樟绽绿,腊梅吐芬,沐浴着新年初阳的二十四校园生机盎然,一派祥和。2017年1月10日下午四时许,学校“江南梅”文学社社员齐聚在“红厅”演播室,济济一堂,畅谈文学感想,抒发生活感喟,本次活动主题为——相识在文学殿堂。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文学社社长朱惠静老师从容地站在讲台上,郑重地宣布:
  “江南梅”文学社2016年年度总结暨表彰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时令虽然是深冬,但同学们的心是暖的。六十多名文学社员,脸上无不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心中莫不涌动着喜悦的情愫。刚刚加入文学社不久的七年级的新社员,笑意洋溢,激动的心花绽放在脸上,轻松的气氛荡漾于心间。

  朱老师面带微笑,听她讲话如沐春风,她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过去的三年社员们走过的足迹,让我们沉下心来回味一次次心灵旅程。

  从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学长们踏歌放飞的文学之旅。他们在老师带领下访红梅、赏牡丹、踏荆川,去运河五号,寻找先辈们创业的足迹;到椿桂园内,瞻仰常州先贤,触摸他们成长的印记。处处留下了文学社同学采风的足迹,更记下了他们对生活的感喟和对文学的追求。

  社内还开展各种讲座,朱惠静老师为大家开设了《走近宋词》文学讲座,让同学们了解诗词,学写诗词。听了老师的诗词讲座,社员们创作古诗词的热情高涨,课间经常看到他们带着自己的作品来语文组和老师探讨平仄格律,在常州市历年举行的古诗词比赛中,社员们常常榜上有名。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出版了三十期高质量的文学月报,每当一期新的报纸带着油墨的清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无论是社员还是同学,不管是本校的老师还是兄弟学校的同行,都对我们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学月报啧啧称赞。许多同学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用他们的才气和灵气为文学报注入生命活力。水墨江南,如诗如画;梦萦红梅,如痴如醉;墨香清雅,文学园地,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春意盎然。

  文学社成立以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社员,他们积极参加每次活动,认真撰写活动报道。2016年度总共收到来稿120篇,其中被录用的有95篇。詹发云副校长宣布了今年的优秀社员名单,今年表彰的项目有“最佳风采奖”、“优秀社员奖”和“文学积极分子奖”。社员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带着收获的喜悦走上领奖台,詹校长亲自把一张张金灿灿的奖状及名家系列散文精品颁发给获奖同学,并勉励大家,与文学相伴,做生活的有心人,简短的一席话使大家明白了文学之典雅气质,领悟了文学之动人魅力,谈话间,台下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欢快的旋律结束后,八、九年级的学长们给大家作了精彩的发言,他们畅谈感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文学带给他们的独特体验。社员们侧耳倾听,受益匪浅!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文学社又新聘了两位七年级的骨干,他们是七5班的朱语轩和七6班的周文熙,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对文学的憧憬和喜爱,也表达了文学的追求和决心,为文学而来,给文学添彩。

  最后,朱老师带社员们品悟了文学之美,并领着社员们欣赏了她自已创作的古典诗词,她告诉我们,爱好文学的同学会因为文学而诗意地栖居,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听君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夜幕降临,“江南梅”文学社表彰大会伴随着窗外腊梅的芬芳绽放落下帷幕。梅花高洁清纯,永远把馨香留给人间,这正与文学有共同之处,昔日的辉煌只是历史,我们不能也不会沉溺于过去,迷失在成就当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努力,锐意创新,力争上游。
  愿文学之树常青,愿文学与我们同行!
  愿“江南梅”文学社芬芳满园,香飘四季!  

(文/七(6)周文熙   指导老师/朱惠静   图/郁保国、朱慧静)

 附录:

附学生发言:

再塑文学精神
九(8)班    万峥鸣

  “文学社”一词源于1911年湖北的一个革命组织,是知识分子寻求救国与探讨新思想的团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演变成了由学校自发成立的学生社团。虽然时代在变化,但它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被人们一代代地传承下来,这或许就是一种“文学社精神”吧。
  如今,你我相识在文学的殿堂,本着对文学的不同看法与追求,以及一颗对文学神往而又敬畏的心相识于此。
  我送给大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多读书”。
  先哲曾将书喻为“灵魂的壮游”。一卷在手,明山川,兴衰,变迁,悲欢离合便如沿途的风景扑面而来,铸就人类仰望的姿态,从而达到精神新境界。
  我送给大家的第二句话是——“身边处处有学问”。
  一粒小小的红豆,大家或是喜欢它的味道又或是喜欢它的色泽。可在王维眼里,它又有一个新的名字“相思豆”。赠一串红豆,愿君不离,以此寄相思。
  晨曦中的一行白鹭,在杜甫的笔下已是韵味无穷。而在郭老“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描摹下又更添诗意。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梅花作为岁寒三友,文人墨客对它自是赞不绝口。如今腊梅花开,我们又相聚在这里——江南梅文学社,一个我们相识相知、共同努力的地方;一个展示自己、聆听他人的舞台;一个能让人锻炼写作,使自己终生受益的殿堂。你我相识,本是缘分。而在此相识,那便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上一届学员毕业了,还有我们这一届,我们毕业了,还有你们接上,生生不息,文学的星火相传。这就是“文学社精神”吧。
  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希望在座的每一位社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文学风景里寻觅
八(3)班   白雨婷

  每个人都是尘俗中的过客,在每个隅角,不同的路口邂逅。在陌生的风景里寻觅,在清幽的空间中徜徉。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文学,我还是那个庸庸碌碌的我,喜欢做梦,也喜欢在流逝的光阴中孤独的行走,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喧嚣之中。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上有如此曼妙而使我心神摇曳的东西——文学。
  未曾忘记,我的第一篇随笔写的是风。读风,风如人,人如风,那平凡的风从杨柳间拂过,从历史旷远的深处袭来,吹开了心头淡淡的忧思。贮满情思的风是诗人笔下宠儿,宋玉将风分为雌雄两类,让它通晓人性。我所喜好的便是从风中读人,人如风。如我有幸,我愿化作杜工部笔下的风,与诗圣一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如声”地感受诗人的风骨。
  那时的我还未品味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没有积淀的阅历,正处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气风发的时候,我的文学梦像海市蜃楼一样虚无缥缈,内心的波澜狂躁,文学知识的局限,让我从未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尽管家人告诉我要学会欣赏,但我依旧赌气似的“闭门造车”地创造文章,大多只是一些用华丽的辞藻堆砌的荒谬言论,文章没有灵动的思想。但是,我的文学梦却从来未因此“折翼”,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喜欢文学,并且深深地沉溺于其,忘乎所以,渐渐地我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阅读,而我的文章也随心所欲变为内心的真实写照,情感流露自然。梦想经历了沉沉浮浮之后,我懂得我的文学梦离我依旧很远,我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但是,心灵与文学的相知总会越过俗尘的障碍,轻盈地在时光中飞舞,当心灵读懂文学,心灵才会变得柔软、坦荡与宽广。而在生命与山水自然的对话中,我们的心灵也才重塑了一个自我。
  不要去看自己走过的泥泞,历经的风雨,生命中总会有很多磨难与不如意,在文学的熏陶中,连一朵小花的生命也会绽放奇迹。
  寻觅在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行走在心灵回归自然的宁静天地,这,便是文学的魅力。

 

用文学创造历史
八(2)班   倪 昀

  我不会侃侃而谈春花秋月往事飘散之唯美撩人,也不会照本宣科阐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文字的影响,我只想对大家说,身在这个明理且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度,幸哉!
  很早时,中国古人便开始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探寻一切的真理。诸子百家,在中华历史文化的书页上添上一笔,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便共同构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明。这本中华文学之书,五千年风雨,骚人墨客们都在书上留下他们的痕迹,到今天,这本书已可算是厚达仗高。如生物学上的物质富集似的,留给我们的,是一生也读不尽的无数先人的繁多思想结晶。这本书,我们也许无法将它读得更薄,但相对的,我们可以将之读得更厚。意思是,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是否能再在这本厚重的书上书写下自己的一份手迹,将自己的思想写入中华文学,让时间带去遥远的后世?
  古人认为“文以载道”,这话放在现今,或许有有些片面。今天的新文学,不一定要“载道”,但至少应当是实际的,而不是作无病呻吟,以华丽辞藻示人。应试的要求为我们的作文形式作出了束缚,但这并不能影响我们在考场以外尽情用笔写下自己的真实感触。“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驾驭文字是一件乐事,我想我或许还没有那么老练,但是我可以向着这个目标发展。
  文学之门早已向我们开启,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也已落到我们一辈人身上。新一代的我们怎么能够停滞不前?也许你已经开始了,也许你还在踌躇不知所从。但现在还不晚呢,写好文学一笔一划,未来的历史将由我们创造!

 

人生因文学而精彩
七(5)班  朱语轩

  水本无波,相荡而起涟猗,石本无华,相撞而起火花。我们都知道,文学社存在的意义就是她可以使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拥有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我很荣幸能当选副社长,我热爱文学,热爱这个文学社,我希望可以能尽自己所能,去谱写文学社新的篇章。
  我对于文学的兴趣,来源于《云水词》:“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嚣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真是这一段话,领着我走入了纳兰词的世界。也让我小心翼翼的步入了文学的世界。
  文学像是雨滴,让天地褪去昏暗,留下明媚的梦。淅淅沥沥映入眼帘,唤回心底的悸动。在繁重的学习中,能有那么一两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很难得。而我也很庆幸,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闲暇之时,坐下来,拿起一本书,看一看,有一番别样的风味。无趣时,执笔在纸上留下丝丝印迹,文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录用稿件时的激动,更多的是写作时的情感释放。
  文学是一粒种子,在人心上埋下之后,扎根发芽,开各样的花,结各式的果。种子,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冲破了包裹着自身的果核,又拱出坚硬的土壤,只为一直向着那一缕明媚的阳光。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文学社有更好的未来。
  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以身作则。谦虚、勤奋、诚实,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使文学社真正成为文学爱好者的乐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