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中开设国学养正课程啦!本学期开始,围绕学校培养言谈文雅、举止优雅、情趣高雅、气质儒雅、胸襟和雅、学力博雅的“六雅”学生目标,二十四中将在七年级学生中开设国学养正课程。在课程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弟子规》《论语》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并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习把经典中的内容落实到生活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素养。
10月18日下午,二十四中特邀实验初中的周琴老师为七年级同学开讲第一课。周老师研究并执教国学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伴随着典雅的音乐,周老师带领大家向国学巨匠孔夫子三鞠躬。瞬间,仿佛受到感染,同学们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大家的脸上洋溢着敬慕与期盼。
周老师以“学好传统文化,做有灵魂的中国人”为主题拉开帷幕,以大家所熟知的“老干部”影星霍建华导入,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周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霍建华身上所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和霍建华的传统文化家庭教育背景,一下子拉近了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学生的距离。接下来,周老师从个人和民族的角度,运用大量的数据和事例,阐述了当今时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古今中外,娓娓道来,又有与同学们的亲切互动,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在讲座的第二板块,传统文化学什么?周老师大致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详细解释了“道德”两字的含义,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进行了提纲挈领式归纳,即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并大致介绍了古人学习的次第,强调了学习传统文化要打好根基,从孝第三百千开始学起。
在讲座的第三板块,如何学好传统文化。周老师提出了三个要求:一、学贵立志。即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二、学贵力行。光光说到不行,还要做到,才能真正契入境界。三、早晚诵读、三省吾身和常时熏习。
短短的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最初步的了解,也树立了学习传统文化的信心。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会学到更多国学的精髓,学到更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增长本领,成为有文化的中国人!
(文/沈亚琴 图/詹发云、赵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中,传统与国文则是中国最耀眼的明珠,最夺目的荟萃。10月18日,24中七年级雅正少年走进国学课堂,国学周琴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中华文化,了解民族传统,开启一场引人入胜的自省之旅……
从影视看,我们没学到韩国的新颖;从为人看,没学到美国人的热忱;从细心看,没学到德国人的严谨;从企业看,没学到日本人的团结。中国学生碎片化的阅读,让老师甚是堪忧,对价值的信任在减码,对性情的涵养正被步步摧残。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之魂,是实现中国文化复兴的基础。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正式向我们发出号召“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讲座的最后,周老师对我们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出建议:“学贵立志,学贵立行”。老师深刻的话语发人深思,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国学养护人心”,周琴老师的国文课令我们受益匪浅,陶冶了我们的文化情操,使每个争做二十四中雅正少年的激情油然澎湃起来。让我们谨记传统,做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中国人。
七(4)王宇萌、七(3)班承奕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