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微凉,风轻扬,心飞扬。撑一把雨伞漫步街头,别有一番韵味与情调……
初到英国,只觉得处处是复古的风格,好像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又不断焕发着摩登与新潮,随处洋溢着古典与时尚并存的浪漫气息。英国,它的历史悠久,它的自由民主,它的繁华雅致,都随着那极有特色的欧式建筑映入眼帘。
伦敦,英国的首都,其繁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一直没有坐过游船的我,心愿在此得到了实现。我们一行人登上游船,观赏泰晤士河畔美景。船徐徐向前行驶,我趴在游船的栏杆上,感受清风拂面的凉爽惬意。发丝被轻轻地吹起,入鼻的是清新湿润的空气,整个人说不出的心旷神怡。
水碧天蓝——水碧,碧得水波荡漾清澈见底;天蓝,蓝得洁净纯粹明朗空灵,时不时有海鸥从水上掠过,留下一点点涟漪。两岸景色也随着船的移动而变换,像一幅工笔长卷,可谓是“处处景,步步景,满目皆是景”。
岸边的伦敦市区,景色鳞次栉比,高楼大厦和古建筑广布,虽然风格不同,却没有丝毫违和感,共同构造了这个繁华的伦敦。给我印象最深的建筑要数伦敦塔桥了。它是文化的代表,艺术的结晶,是泰晤士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两个尖顶的主塔身像两顶王冠,它做工精致,花纹华美,又美观实用。桥上车辆川流不息,远远望去,如彩虹,似飘带,以它特有的力量凌空飞驾于河流之上,十分的典雅雄伟。
我们参观了欧洲现存最大的约克大教堂。绕过一条小巷,一座高大的典型哥特式建筑便出现在大家眼前,这就是了。约6米高的拱门通过五个层次逐渐进伸,加上精致的花边雕刻,展示出一种神圣的气息。两旁对称的立柱,高耸入云,花纹巧妙地运用了三角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还有基督教中的人物,整个建筑给人以雄伟、高大之感。
坐在卡尔顿山上,四周都是齐肩高的花草,常见的是白色和淡紫的。极目远眺,爱丁堡的市景便一览无遗。房屋、街道、行人仿佛合奏着一首和谐的圆舞曲。微风拂面,好似来到了仙境。
温莎城堡是在十一世纪威廉一世的时候兴建并完工的。它历经了近十个世纪的沧桑,直至今日,它仍然是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皇家行宫。城堡从外表上看得出时间无情的划痕,但是从规格和内部的陈设上看,却是惊人的美丽。
英国人却没有我想象中发达国家人的傲气,十分的淳朴热情,善良谦让,非常好客,经常碰见有人和你说发音不太纯正的“你好!”,却能暖到你心里;在当地学校体验时,金发碧眼的英国同学,会和我们交流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卖冰激凌的街头大叔,看到我没有零钱,毫不犹豫地免费给我品尝了一个……这一切,都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对我们的善意。
在曼彻斯特,入住当地友好家庭。女主人 Samantha十分热情,为了欢迎我们,做起了十分有名的红丝绒蛋糕。我们一边打着下手,一边听她作着介绍。虽然那一串串的英文只能听懂零星,但她手上的动作却是无国界的,传递给我们所有的信息。那一刻,空气是甜甜的,是糖吗?不,不是,是温情。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剑河河畔,志摩先生泛舟的身影似乎还映在平静的河面上。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见,康桥;再见,英国。这十五天的相处,已剪不断我对你的缱绻深情……
(文、图/蔡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