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饭啦!
吃饭不讲话,卫生!
能为孩子们服务,是我们的荣幸,好开心啊!
我们的“光盘行动”!
我们能和班主任一起共进午餐!
几个月来,我深深地被校园里的一群头戴小红帽,手戴一次性手套,口戴白口罩的人群所感动。我感动于他们的辛劳,感慨于他们的奉献,感受他们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关怀,感触于孩子们的变化!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是一所拥有近2000人规模的学校,这样一所规模大的学校要在限有的时间内完成近2000人的吃饭问题是奇迹,而如今24中学正全面改造操场,大多数空间被施工所占领,学校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近2000人的吃饭问题那更是难上加难。可24中却成功地做到了,他们是如何科学地做好这项重大工作呢,这凝聚着24中领导的智慧决策,下面让我领着您走进孩子的午餐时间。
一群头戴小红帽,手戴一次性手套,口戴白口罩的食堂工作人员于每天10点45分就开始为孩子们的午餐忙碌着,他们毫无怨言地把用棉被盖好的午饭一层层送到每班教室门口,安静等候11:15的下课铃声。当孩子们迫不及待跑出教室,满怀幸福地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自己的午饭时,总能看到工作人员亲切的微笑。工作人员负责地查看是否有遗忘没取饭的孩子,并再三询问孩子们,是否都拿到午饭?然后他们又像母亲一般提醒孩子们,教室外面还有营养价值高的粗粮和饭、汤等,生怕孩子们吃不饱。每当我看到他们忙碌一上午,仍旧坚持微笑服务,真诚关怀,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职业素质。
送餐进班无疑增加了食堂师傅们的工作量,但他们面对这额外的工作量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尤其是他们每次都能及时蹲下身来用手亲自擦干净孩子们掉在地上的饭粒和菜汁,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孩子们看着每天为他们辛勤服务的工作人员,从刚开始不习惯送进班级的饭菜到如今喜爱上这些工作人员,并用实际行动来感恩于他们:从不浪费粮食做起。
看着孩子们的变化,我感触很深。以往我们班主任对孩子们节约粮食的教育尽管已初有成效,但那也许是孩子们的“被动”行为。如今由于食堂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不仅打动了24中的老师,更触动了孩子灵魂深处,他们从“被动不浪费粮食“到“主动地节约粮食”的变化,是孩子们的感恩之心,更是教育的成功。相信有了这样一群高素质的服务人员,24中由于操场改建而造成的“吃饭难题”,会迎刃而解,24中的孩子们一定会更加幸福、健康地成长!(文/ 秦红 摄影/ 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