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做好了,耶!
厨师选美
好吃!
孔雀开屏
夸夸我们的巧手
劳动创造美
劳动创造幸福
劳动让我们心连心
男生的饼干,有力!
我爱我校
我们八(11)班来了
我们创造奇迹
我们制作的拳头产品
享受劳动果实
幸福的我们
用手创造财富
4月28日是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八年级的全体同学期盼已久的日子,他们迫切等待着体验劳动、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快乐!
以前我总感觉我们的教育缺少些什么,但我始终无法寻求到答案,直至很多年前,一支国外教育专家曾到中国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的经验,他们对中国基础教育极为满意,但美中不足的是:为何中国每所学校都没有相对应的农场或工厂?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义务教育期间缺失的是人类最宝贵的、亦是最重要的:劳动!
我带着几十年来教育所缺乏的宝贵财富,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
一路上,孩子们怀着好奇、向往终于走进的了常州技师学院,我们八(11)班选择的劳动项目是:餐巾花制作及拇指饼干和蛋糕制作。早晨孩子们跟着常州技师院郁老师认真学起如何制作餐桌上美丽高贵的餐巾花,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有兴趣,老师教得更带劲,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学会了十几样餐巾花式,有单叶荷花、双叶荷花、马蹄莲、孔雀开屏和一帆风顺等,当引导员通知11班孩子午餐时,孩子们带着郁老师“一帆风顺”的祝福、带着满满的收获依依不舍离开地向郁老师告别。
孩子们的午饭是在常技师学生食堂用餐,由于孩子们上午的认真、辛勤劳动,此刻他们吃起饭来远比他们平时可口芳香,有些孩子比平常要多吃一倍,也许这就是劳动之魅力!
下午孩子们的活动更为精彩,他们跟着点心师学做饼干,师傅只教他们如何制作拇指饼干,而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的把饼干制作成26个英文字母,有的制作成“心”状,有一组孩子特有创意,他们把他们特别热爱的“二十四中”制作成饼干,看着孩子们在劳动时的创意,我不由想起劳动的魅力在于:劳动不仅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更能创造美!
今天的安排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最后孩子们都急不可待地围着点心师学做蛋糕,孩子们认真学习的精神真是前所未有,有点孩子看不到师傅如何教,全凭耳朵听,并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他们的心愿是:希望在劳动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当孩子们亲手体验的蛋糕出炉时,他们蜂拥而上,急切品尝自己双手创造的作品,当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作品时,他们脸上的笑容已证明他们是这世上最幸福、最自信的人群,看着孩子们的灿烂的笑容,我不由又想起:劳动的魅力在于劳动能创造幸福和自信!(文/秦红 图/ 秦红)
同学们的劳动感受:
春天,“花”儿在手中绽放
八(11)班 杭航
充满希望的春天来了,鲜花开了,小草绿了。大树抽芽了,鸟儿啼叫了,我们期盼已久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来到了。
这次活动的目的地是常高技,这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这次活动分为职业体验与技术体验两大部分。首先,该校的学生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校园,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专业结构情况,让我们对常高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紧接着,一位老师把我们领进了一座大楼,我们在多媒体教室听了一段关于各种职业的演讲,让我惊讶的是,一个小小的系部居然有这么多的专业,各种专业还有不同的方向,就像花儿一样多姿多彩,五颜六色!
听完了讲座,我们又来到了一幢新大楼,在这里我们进入了最有趣的部分——技术体验。我们班选的项目是餐巾折花和做饼干。每当我有机会到一些大酒店去吃饭,总会看见杯中、盘中会有“花”,整个餐桌在这些“花”的点缀下显得富有生机,这就是餐巾折花,当然我此时特别想知道这其中折叠的技巧。我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却百思、百做仍不得其解,我想通过这一堂课肯定会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可是前几个基本动作就做的很困难,尤其是那个推折的动作一下子把我难住了,怎么推都不整齐,心中真是急啊,连这个都不会,接下来还怎么学啊?还好旁边的大姐姐细心、耐心地指导着我,两只手要夹好,夹的时候不能用力太大,用力要均匀等等,总之我还是度过了这个“难关”。后来变得越来越顺利,过了没多久,又一个难题出来了。这次折叠的是一只孔雀,我认认真真地按照老师讲的步骤做,可是要么是头尾折大了,要么就是一不小心弄散架了,我既着急又无奈,这时候同学们都凑过来热心地帮助我,在一点一点的努力下,一只孔雀终于在我手中呈现了出来。看着桌上一排的“花”都开了,我心中也乐开了花。随后,我们又制作了饼干和蛋糕,最幸福的时刻就是饼干和面包出炉的那一刻,香气四处飘逸,我们心中洋溢的幸福就像花儿一样美好!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快乐之花在手中绽放。花开不易,花开短暂,花香的记忆将会永留心中!
趣 味 之 旅
八(11班) 郑涵文
伴着清风与初夏的暖阳,我们来到了常州技师学院,开始了我们的趣味之旅。
一走进大门,就被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的大树所吸引,虽不像春天时那般枝繁叶茂,却使人感受到活力四溢、朝气蓬勃的气势。周围的带有古色古香风格的建筑、清雅的小园更让这所校园充满了端庄、大方之气。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地点——阶梯教室。常州技师学院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许多,让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学折餐桌上的巾花和西点制作。于是,讲座结束后,大家来到专用教室,学习折餐桌上的巾花。在没有学习之前,大家就已经对它很感兴趣,小小的方巾能折成花鸟鱼虫,实在令人觉得神奇与有趣。老师站在前方耐心地讲解,又有几位技师学院的学生细心地帮我们纠正。很快,十几种花型就都被我们学会了。最后一种花型的名字叫一帆风顺,是把方巾折成一只小船的摸样,学着老师的动作,我先把方巾对折成一个大三角,接着再对折成一个较小的三角形,然后拎起一个角,沿着直角边折,折三次后,就成了一个更小的三角形,最后从三角形的侧面一翻,一只挂着帆的小船就折好了,每个同学看到自己的成品后都十分开心,希望自己真的能如这只小船的寓意一样一帆风顺。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下午,终于到了我们最期待的西点制作的环节。大家来到专用教室,先听老师介绍了一番,知道我们今天要做的是手指饼干,每个同学跃跃欲试,在看了老师的示范后,我们开始在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帮助下动手操作。先在事先熔化好的黄油中加入白糖,充分搅匀,接着轻轻倒入两个鸡蛋的三分之一,搅拌均匀,再用相同的办法做两次。然后将低筋面粉、高筋面粉、奶粉一起倒进去,充分搅拌,我们几位同学轮流搅拌,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事情原来很耗费体力,将这些工作完成后,就把打好的面糊倒入裱花袋中。接下来就是将面糊挤成手指的形状了,不过大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面糊挤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同学挤成了自己名字的英文缩写,有的挤成了“二十四中”这四个汉字的样子,有的......大家玩的不亦乐乎,挤好之后,我们将半成品交给了烹饪专业系的学生,请他们帮我们把半成品放入烤箱。等待了一段时间,饼干出炉了,顿时香气四溢,大家都忍不住吃了起来。
这次趣味之旅让我们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们体会了团结的重要性。我们的趣味之旅快要结束了,但我们八11班的学习之旅还未结束。希望同学们能定下心来,共同迎接接下来的考验。加油!
动脑,动手,齐上阵
八(11)班 陈易钧
清晨,随着太阳慢慢地升上蓝天,唤醒了路边的各种绿意。如果说春之美在于百卉争妍,那么初夏的阳光给予的却是万类竞绿。此时此刻,我们八(11)班的同学们背着初夏的第一缕阳光,怀着激动而好奇的心情,来到了江苏省常州市技术学院,开始了一天的大学综合实践活动。
此次的活动对于适应惯了外出游山玩水的我们,倒也增添了几许的新鲜和神秘感。同学们的情绪都很高涨,我自然也不例外。抵达目的地后,我们先参观了美丽的学院校园,便开始了上午的课程。
“折花工艺”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上午安排的课程就是这“餐巾折花”。当时我心中就一下懵了:这种餐巾折花我只在餐馆里见过,在家里除了学习上的事动动脑子,动手的事基本没时间做,我这双笨拙的手能折出这么精美的花来吗?我又偷偷观察了旁边的同学们,一些男生也都一时懵在那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多大的挑战啊,我真希望自己能长出一双灵巧的手。
老师开始教授折花的技法了。我心一横,凡事开头难嘛,我只要认真学,多折几回,一定能把它折好。下定了决心,心中反倒淡定了许多。经过折,推,捏等基本动作过关后,就开始跟随老师学折一些基本的图形。开始我们一小组受挫较多,这处的花并不那么规范,美观。在老师的多次校正和自己的练习下,手指好像也变得越来越灵活了。最终大家都个个捧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有荷花,马蹄花,孔雀等。我折了个像一叶扬起高帆的小船,在汹涌的大海里搏击风浪,给它起名为“一帆风顺”。虽然那帆已被我折的有些发皱,可我手捧着它,心里仍像乐开了花。我希望我们八(11)班这个集体能像这叶小舟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勇拼搏。
转眼间就到了下午的课程:大家都非常好奇而又新鲜的制作饼干和蛋糕。虽说经常吃,在家里也会看到妈妈用烤箱自己制作,好似并不陌生,但是要我自己动手,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在仔细听过老师的讲解以后,我试着将黄油打匀,再加入白糖,面粉,奶粉等用料调匀,将它放入裱花袋中,在铁盘上挤出一条一条的形状,放入烤箱中,经过十多分钟左右时间的烘烤,带着浓郁香甜味的饼干就出炉啦。因为烤出的小饼干都酷似手指,我们就称它为“手指饼干”。拿起一块尝了尝,那滋味怎一个甜字所形容!蛋糕的制作工艺要求更高,也更难。我们也将基本的步骤都学会了。教室里更是飘香满堂,一直飘到我的心里。我想,平时在家妈妈也常做饼干,蛋糕给我吃,我怎么就觉得都不如今天自己做的好吃呢?恐怕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今天我自己动手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这换了甜美的气氛中我深深感到要学一门技术,不仅要动脑,还要多动手,多实践,在不断实践中,才能积累经验。获取了丰足的经验,你才能做好任何一件事,在学习上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实 训
八(11)班 薛逸安
4月28日,早晨,天空湛蓝,阳光明媚,风中夹杂着春天特有的味道,这便是一天好心情的开始。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八年级同学去了常州技师学院,我们在那里学习了餐巾折花和烤饼干。不要小瞧这两个技能,其中也是有大学问的。
就说烤饼干吧。
在教师带领下,我们进入了烘焙室。一进门,一股食物的香气就扑面而来,好些同学激动地发出了“啊”“哇”的感叹。教师简单讲了什么是西饼、西饼种类、如何制作后,便套上手套让我们开始自主创作。
我们小组好像侦探取证一般,从容不迫而又动作敏捷地戴上手套,围住了操作台。手一拂过台面,搅拌器便已挟至手中,对着黄油猛搅。黄油上留下一团团纷乱的线条,像雨后的车辙一般。固体的黄油在我们凌厉的“攻势”下,很快变得又软有粘稠。加面粉、加蛋黄,这些材料聚在一起,宛如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东一块、西一块,随着搅拌的继续,很快有和为一体,变为一张鸡蛋饼,而且越搅越大。
原料发得差不多了,我们将这些材料装入一只剪了一个口的塑形袋中,大块的就用刮板挖,剩下的就直接用手抠,很快,所有的原料都被我们装进了塑形袋里。
接下来就是真正开始制造饼干了。我们用塑型袋把原料挤成各式各样的饼干坯,大家热情高涨、跃跃欲试、龇牙咧嘴、精神亢奋,都想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的手快,早已把塑型袋抢在手里;有的一边看着其他人创作,一边催促他快点;有的耐不住性子,直接用手画了起来。一时间,塑型袋、手齐飞舞,胜似武松打老虎。烘烤板上留下各种奇形怪状:鸡翅、毛虫、甲骨文……
开始烘烤了, 饼干坯在烤箱的“怀抱”下,逐渐由黄白相间变成了诱人的深黄,边缘泛着一圈棕色的“花边”,体积也越变越大,原来饼干表面的沟壑也被发起来的面团填满了。
终于能吃了!一盘饼干在一群同学的围攻下,很快就被一扫而光。嗯,自己做的就是香!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能小瞧任何一个职业,每一个职业都不简单,隐藏着大学问,等着你去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