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夏意正浓之时,当再次踏入校园,自己已是最年长的九年级学哥了。而今天我要记录的,是刚踏入校园几日、彼此还不是很熟悉的七年级新生。
虽然已过了正午时分,但仍是烈日炎炎,酷热难耐。跟随七(3)班和七(4)班,在他们教官的带领下到了省常中的一条林荫道上。两班各分成两横排面对面立正站好,经过了几日规范的军训,学弟学妹们还颇有点“小军人”的风姿呢。大家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教官,表情一脸严肃,认真地听着教官宣布今天的素质拓展内容:“今天的第一个项目是‘极速60秒’。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每班分成A、B组参加比赛,每组轮流进行比赛,参赛小组听到哨声后从起始线跑向教官取走教官手里的3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的图片都各自代表着一个特定的1~30中的一个数字,例如‘石榴’代表‘16’,‘山’代表‘3’,由小组全体组员通力合作,按照1~30排序,排序排出最常的班级获胜。”
第一个参加比赛的七(3)班的B组刚拿到卡片组员们就都傻了眼,我也偷偷凑过去想帮帮忙,可是一看自己却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新闻联播”?“岳父”!“石器时代”?!这都什么跟什么呀!这些和1~30中的数字可是八竿子也打不着呀!经过第一轮,各组都一无所获。到了第二轮,聪明的新生们发现了些许其中的关窍,但却也进度缓慢。经过三轮的试探摸索,七(4)班团队暂处于劣势。而后的三轮里,七(4)班却突然发力,每轮都是在各自的一组初战后仍是负于对手的情况下绝地反击,逆转局面惊险追平。最终,这项比赛以两班平局告终。
第二个项目是“车轮滚滚”,要求每组用提供的报纸、剪刀、胶带将报纸首尾相连,在20分钟内组成一个坦克的履带,而全体组员要站在这个履带中前进,先完成比赛到达终点者胜。教官一声令下,大家急忙围聚在一起,紧张地讨论做法。从确定战术、分配任务,到分工合作,众志成城,再到大功告成,这条履带凝聚了所有组员的智慧与汗水。最终七(3)班女生拔得头筹。
七年级新生们看似是参加这两个趣味项目,但也实为寓教于乐。例如“车轮滚滚”中有着这样一个小插曲:两班获得的报纸大小不一,拿到尺寸大的报纸的七(3)班需要增大工作量,先剪裁报纸。而教官则这样说:人生中总有不公平的发生,这时便需要我们坦然面对。而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经意间,他们的心在靠近,他们在互相了解彼此,这是为他们的三年初中生活打下基础,更是为了帮助他们熔铸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事后,我们采访了七(3)班班主任沈亚琴老师。她说:“由于大家才相处几日,彼此未免生疏,私下里大家还都比较羞涩。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他们之间的磨合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是把一个个原本几乎彼此都陌生的个体要凝聚成一个团结的集体。而对于今天的两个项目我认为女生表现的较为突出,非常团结。我也希望同学们能知道集体中一个人的火花有可能就会点燃一个集体的成功之火。”
小记者:九(5)班吕一帆
指导老师:蔡洪钧
指导老师:蔡洪钧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