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速递>>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不一样的班级,不一样的精彩 ———记七八年级班级文化展示
发布时间:2011-10-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七,是一个亲切的数字,一周有七天,在七的循环中,我们学习,我们成长;家,是一个温馨的词,我们的班级,便是我们第二个家,而班级的灵魂,就是班级的文化。”随着主持人的开场白,二十四中七八年级各班班徽、班级目标、班级介绍、班级精神、班主任寄语等班级文化一一精彩亮相。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打造,24位班主任老师和七八年级的全体同学在共同成长中改变自己、感受幸福。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是七(1)班的班训。乐学是一种心态,快乐求知,才能有所收获;健康是一种状态,有了健康的体魄,才有好的学习条件。人因为求知而精彩,人因为成长而伟大,只有会求知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七(2)班的格言,正如泰戈尔所说:“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想”,壮志凌云;“干”,脚踏实地,七(3)班的班级口号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之花需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静候花开”,这是七(4)班的主题。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只是有的还没显露出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只要做到这两点,心中的花,也一定能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八(1)班的班名是“飞翼班”,即非同一般。班级精神是自尊、自律、进取,宽容。自尊的人这样做:相信自己,尊重自己,节制自己,从而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自律的人这样做:珍惜自己的名誉,经常自我反省,才会感觉并享受到真正的自由。进取的人这样做:乐观的对待学习和生活,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一份信心和希望。宽容的人这样做:吃亏是福。宽容更是乐于赏识和称誉他人。
   “以团结为骄傲;以特色为自豪; 以进步为动力;以成功为喜悦……为了明天,我们会勇往直前。世上没有攀不过的峰,世上没有闯不过的关。成功属于我们……”这是八(2)班的口号。


  这幅图是八(4)班的班徽。班徽寓意:大方端庄的女同学像两只放飞的凤凰,组成一个“8”字,蓝色代表纯洁无瑕;充满内涵和神秘感的紫色“I”代表阳光帅气的男同学;“C”将全班同学紧紧团结在一起。“I”和“C”组成了数字“4”。“I”的上面一点是我们敬爱的蔡老师,预示着在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团结奋进,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


  这幅图是八(7)班的班徽。班徽由圆、椭圆、三角形组成。圆,象征着太阳,也代表我们的班主任。椭圆,代表全班同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说明我们7班稳步前进;三角形又像一座山,象征我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勇于进取,最终会登上最高峰。圆的颜色是橙色,代表我们学习的目标,生活的动力和不断前进的勇气。椭圆的颜色是绿色,代表生活环保、班级和谐、同学和睦。三角形的颜色是黑色,代表班级的牢固,坚不可摧。7的颜色是红色,代表我们七班火热的心,对生活、学习永远充满无限的热情。
  各班都在班级名字上煞费苦心:文博之班(七4班)、心灵的温度(七5班)、凝心(星)阁(七6班)、yue十班(七10班)、five-Q Class(七11班)、贤者中队(七12班),海洋之周(八8班)既吸引眼球,又寓意深刻。
  在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七(8)班的WEN文化、七(9)班的JING文化、七(10)班的YUE文化、七(11)班的QIN文化、七(12)班的XIAN文化、八(6)班的梦文化新鲜出炉,大家充分挖掘班级文化内涵,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学习、面对学生、面对生活。
  生活是五彩纷呈的,学会生活,才能涂抹生活色彩;学习是乐趣无穷的,学会学习,才能获得成功。(文/恽冬梅 蔡洪钧)

附老师、同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感言:

  我们的班级好比一艘船,只要扬起希望的风帆、齐心协力,无论前方有多大的风浪,都会被我们踩在脚下,继续向前勇敢地出发!

——七(9)班 于天一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人都是设计者、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评论员,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体验为集体服务的乐趣。

——七(5)班 程云帆

  以前认为班主任最主要的工作是管理,管好学生让他们不犯错误,管好他们好好学习。因为动词是“管理”,潜意识中充斥着对学生存着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往往充当消防员疲于灭火。现在我们进行的是建设,学生和我都是文化建设队伍中的一份子。

——恽冬梅老师

  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需要些什么;其次要思考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些什么;最后要设计符合学生接受情感的活动形式。在活动开展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反思、小结,学会从活动中体会道理,这是将活动升华到有实效性的关键的一步。

——谢 鹏老师

链接:

http://{域名已经过期}/read-htm-tid-8884920.html

http://{域名已经过期}/read.php?tid=492934&displayMode=1

http://{域名已经过期}/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42409&extra=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