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缅怀历史,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到南京中山陵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中山陵。刚一跨入景区大门,便看见三尊高大的石门耸立与天地树丛之间,灰白的墙,墨蓝的琉璃瓦,以及那烫金的大字——“博爱”。简简单单的一个词语,道尽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信仰。穿过林荫的墓道,不一会儿就来到陵门,那门额上赫然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青色瓦片与白色花岗石的映衬下,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天下为公,这不正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吗?
再进为碑亭,亭中有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面简要地刻了孙中山先生的入葬日期,并无碑文。这么规整、严肃的陵墓又怎么会少了碑文呢?原来,这正是因为孙中山先生的业绩与思想过于伟大,非文字所能概括,才省略了碑文的部分。
接下来,便要上达祭堂,共有392个台阶,8个平台,石阶的尽头,便是祭堂。祭堂有三个拱门,门额中分别刻着“民族”“民权”和“民生”的字样,这正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三民主义”的精髓。正中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这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堂中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大理石坐像,栩栩如生,让人肃然起敬。
参观完中山陵后,同学们寻了一处空地,摊上漂亮的桌布,摆上亲自参与制作的饭菜,进行午餐。下午,还去参观了南京植物园。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体验了分享的乐趣,领会了大自然的奇妙。(文/周小燕 图/倪诚中)
学生感悟:
致孙中山
你是英雄,推翻了封建帝制,掀起气壮山河的革命浪潮;你是巨人,肩扛建设民国大业,撑起辽阔中华的半边天。放眼望腐败晚清,你是民主革命先行者;纵观华夏千年史,你是功载千秋的爱国志士。
今瞻仰国父之陵,是一次忆苦思甜的旅程,一次灵魂的洗礼。
八(12)班 赵雨婷
革命浪潮里的力挽狂澜,战火起伏的喧嚣与罹难
是你笃定的眉;
年代的腐朽和溃散,一群提枪持刀的蛮横恶徒
是你冷静片刻后沉重延绵的呼吸;
睿智和敏锐,一颗不甘流于海外的赤子之心
是你从容不迫的话语;
武昌城内抨击人心的枪声,穿透了遥远和封建的子弹
是你挣脱束缚肌肉雄浑的臂膀;
勤勉于世,传达着黑夜里邃然灼热的光辉
是你辽阔的眼眸和奔腾的思绪;
夙愿未了,裹挟着隽永的灵魂伤逝
是你永远也不会停息的巨人的心脏。
八(12)班 袁宇晨
中山的景 中山的敬
石坊前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飒爽,做出的手势好像在发表一场有关国家未来的演说,激情澎湃,眼神中充满了对中国的信心与骄傲,心中不由感叹: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永谱历史之上。望眼苍穹,那摸肃立的身影仿佛屹立在遥远的地平线之上……
八(1)班 华恬恬
中山百年不老,中山精神百年不老,回头望见那最高点上的雕像,我的心中燃起了久经不熄的爱国之火,我把这景,这情深深地烙在了心中,永远也忘不了,永远也抹不去。
永记中山的景,永记中山的敬,永远……
八(4)班 朱慧妍
我望着这景象,不禁想到了“中山陵前苍茫平川,后据巍峨碧峰,气象壮丽”这句话。仿佛是为了显证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一生,钟山竟也是十分壮丽。钟山之行,是为了告诉我们中山的伟。“钟山”、“中山”——同样的发音,同样的壮丽,同样的都被牢刻在了我的心中。
八(7)班 朱茜敏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是英雄把自己变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了懦夫。”中山陵之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孙中山先生是伟人,更是一名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
八(11)班 刘沁
以史为鉴 百年思考
骄阳下,一行刺眼的大字,映出无限苍茫:天下为公。
泱泱中华,世界的风云挡不住腾飞的步伐。一腔热血,千万儿女再抒衷肠。“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先生若有天之灵,亦可瞑目笑苍穹。
春亦青青,秋也黄黄。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史为鉴,方能振兴中华!
八(5)班 尚经纬
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无时不刻在提醒我们前进努力,我们要牢记前辈的教诲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整个陵像就像一口警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八(11)班 刘芳铭
是他,提出了“博爱”的思想;是他,创立了“三民主义”;也正是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一位伟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崇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敬佩。是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孙中山先生永远不会被磨灭,人民会记住他,历史会记住他,我们也会发扬和传承孙中山精神,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八(8)班 孙逸林
走出中山陵,回望广场上的先生铜像,他手拄拐杖,目光炯炯,仿佛还在对国人发表演说,还在告诫人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山先生的一生是越挫越勇的一生,他那种不百折不挠的精神帮助他终于成就了一代伟业。跟中山先生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比,现在还有什么能把我们难倒呢?
八(8)班 孙 霖
链接:
http://{域名已经过期}/read-htm-tid-887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