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速递>>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湿”情画意 魅力溱湖——七年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1-10-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金秋十月,当微风吹拂着浩浩芦苇,当野鸭游过粼粼碧波,当碧空翻卷着片片白云,诗情画意的溱湖湿地公园正张开双臂迎接一批社会实践活动的孩子们。
  他们,二十四中学七年级全体同学,开始了初中生涯第一次社会实践!
  他们脱离城市的喧嚣,可以在大巴车上肆意地放歌欢笑,可以贪婪地、大快朵颐地呼吸新鲜空气,可以自由、欢畅地在湖光塔影间徜徉泛舟,可以惬意、悠闲地在曼妙风景中漫步欣赏,可以给睡莲、水葱、芦苇、茨菰、菱角、浮萍……一一点名;可以给一只只小鸡喂食,可以在灌木丛中和小鸟嬉戏,可以和湖中与野鸭合影,可以在林中与麋鹿亲近,可以和农田桑梓依偎,可以在烈日骄阳下磨练……他们寻找到95后的那份童真童趣!他们收获到了与自然携手的快乐!他们汲取了亲近生活的幸福!他们增长了生活中的知识和才干!
  正如有同学事后唱吟的那样:
  “奔溱湖,天晴朗,万里无云。
  游溱湖,观水景,细赏芳草。
  品溱湖,闻趣乐,酸甜苦辣,
  忆溱湖,心愉悦,收获万千!”(文/谢鹏 图/杨小春)


学生感想:

  爱在旅途

爱在旅途   一路有你
(七)11班  王思远

  如今进24中已经快2个月了,今天我们迎来了在24中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目的地是溱湖,旅途中最令人难忘的想必就是在车上的时光了。我们在车上的活动丰富有趣,我先写出了3个:
  1.学唱班歌
  最近我们的班歌新鲜出炉了——这里有爱的力量。这首歌很好听,说的通俗一点很有味道。我们在车上学唱这支歌,不知道同学们的感受怎么样,我唱了以后心里很感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同学们丰富的情感,动听的声音更赋予了它灵魂和生命。我觉得人间最美好的3样东西是:情感、文学、音乐。这支歌几乎都涵盖了,我感受到了我的知识的匮乏,我无法用我的语言来准确的形容它。我只能说它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47双手的力量和爱的力量。
  2.老师K歌
  旅程中总是会有音乐相伴,我们的旅程也是如此。在车上最后丁老师和李老师之间的较量,更把我们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我们班同学组织了一个活动,让丁老师和李老师说流行歌的名字并唱上一两句。两位老师的库存都很多,你一句我一句得唱着。下面的同学也给老师们提供素材,有时同学们也跟着老师一起唱,还有同学上去大展歌喉,代替老师唱,车里的气氛格外浓烈。由此我得到了两个结论,我们的两位老师在音乐上都很有造诣,还有我们的司机师傅是专业的。
  3.各组表演
  秦老师事先让我们每个组准备一个节目在车上表演,我们组准备的是溱湖介绍和诗朗诵。其他组也都准备的很充分有的变魔术,有的讲笑话,有的说评书,还有的组织大家玩游戏。五花八门的活动让我们的车程更加丰富、有趣。当然不能忘了我们的主持人姜林鹏,他的主持也是可圈可点的。
  动听的班歌让我们的旅途加入了许多爱的元素,我们初中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印象深刻。

  “湿”情画意

秋之溱湖
七(9)杨宽

  秋天的溱湖,天是那么蓝,蓝得可以鞠一捧来洗脸,水是那么清,在与阳光的交汇下,波光粼粼,折射出我们的活力四射和那份对打开大自然五彩课本的欣喜。
  还在景区外同学们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大声讨论起自己心目中的溱湖了。走进景区,徜徉在山小之间,只见溱湖水光潋滟,芦苇丛生;水面上沙鸥点点,它们时常会愉悦地叫上两声;水中鱼儿这儿一群,那儿一簇,好奇地望着我们;最惊讶的是连麋鹿也来了,它们微微蹲下身子,时而躺在草丛中放松地伸着懒腰,时而优雅地喝着水,机警的小眼睛环顾四周,时而悄悄地遁入林中。嗯,看来,溱湖的生态环境真不错,小动物们都来这儿安家了。
  景区的小路上铺着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嗯,秋姑娘到溱湖了,看一茬一茬的小草不知何时偷偷地换上了黄色的秋衣,成熟果实的浓香在空气中肆意弥漫,走近一丛丛的水稻,没有了其它果实张扬的浓香,只有淡淡的清香在鼻尖萦绕,每一株水稻都谦虚地低下了头---它结下如此多的果实,我仿佛看见它艰辛的成长过程---夏天它顶着令人窒息的骄阳抽出绿牙,秋天它风餐露宿,铆足劲生长,它的每一粒种子都浸透了汗与血,难怪人们要千百遍地赞颂它。
  秋之溱湖,别样精彩。让我在欣赏的同时生出许多的感想。

记“溱湖”自然风光之美丽(节选)
七(1)班   洪世宇

  下船一整队,便前往了“湿地”,湿地主要看到的就是绿色植物,这儿一丛,那儿一束,各式各样。瞧,那儿一丛丛的香蒲,多想小猫的尾巴。大自然多像一位魔法师,把枯萎的植物与新生的植物完美的结合,形成一道绿色夹灰色的风景线。再望近处看,植物的花纹清晰可见。再看远处那壮观的芦苇荡在微风的吹拂下摇动着纤细的腰身。眼前的这一片荷叶也展现出她那无尽的美:看那个,她正在抖抖身上的水,那个,身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那个似乎又在与同伴闲谈,再看那个、那个,还有那个……一片安详的情景……随着队伍往前走。又看到的是一大片的杨树林,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响声,太阳光的照耀下,叶子也闪耀着白白的量过,他们又像“千手观音”一样,欢迎我们的到来。告别了“杨树”走在“林荫道上”两边被长的比我还要高的绿色水生植物所包围,那绿色,是真正的绿色,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那美,才是真正的美,是无限的美。走出景区外。溱湖仍然是以绿色相送,仍是以美相送。回去时,再次看到那湖,那波光粼粼的湖,那有生命,有感觉的湖,那美丽的湖……
  我激动的来,恋恋不舍的离开,我舍不得这美,舍不得这溱湖的美,舍不得大自然的美……

望景有感(节选)
七(12)班   白纯

  这应该是画家们的天堂。正前方的这条路,并不是笔直得威严,反而给人的感觉确实蜿蜒得静谧。好像任何事情都不会干扰到它,永远都是给以人无限的遐想与舒畅。正上方,铺天盖地的大树相拥在一起,枝枝相绕,蔓蔓相环,仿佛它们就是一家人,血脉相连,永不分离。偶尔还有几群大雁飞过,也在留恋这美好。左斜方,只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它仿佛是从心里溢出的,余韵袅袅,从未间断。右斜方,耳边传来树木的“淅淅”声,我听见它在对我说这片丛林的秘密。正下方,蟋蟀跳动着它那优美的舞步,不时嘴里哼出动人的歌曲,似乎也沉浸在这幽静的大自然的旋律,属于大自然的絮语……
  望见、听见,这最自然的东西全都被我藏于心中。好一幅自然和谐的山水画!好一幅动听优美的交响曲!闭上双眼,看见的是艺术家潇洒地洒下笔墨,听见的如同班得瑞的乐曲在轻轻的飘来。那属于人心中最自然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淋漓尽致地被挥洒、被挑动出来。

溱湖游记(节选)
七(10)徐至诚

  来到小岛,迎面而来的是一片浓绿,芦苇荡中隐隐约约的延伸出一条路,走在这上面,仿佛置身芦苇荡的怀抱中,一阵清风,只听得芦苇的轻轻吟唱,漫步在芦苇荡中,宛若与自然零距离,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想起这首晚泊牛渚似乎就是在形容着无际的芦苇荡。远处水鸟的鸣叫,构成了秋天的童话。
  来到码头,我们即将完成这次美妙的旅行,阳光折射在水面上,水,波光粼粼;萍,轻轻摇摆;芦苇,弯下身子。一切是那么唯美,似乎想用那曼妙的的身影支住我们的脚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面对即将消失的湖光山色,我只叹没能够将美景尽收眼底,但我也在着美景中,享受到了秋的洗礼,使得我对美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也许——这生活逐渐离我们遥远(节选)
七(2) 孔铖航

  碧波轻轻荡漾,清澈的湖水里小船的倒影,宝塔的倒影,啊!好一副美轮美奂的湖光塔影啊。我们的心灵被默默地震撼了,小船轻轻摇摆,我们的心也在微微颤抖——多少年如一日,我们一直在城市中长大,虽然常州算不上大都市,但也是高楼耸立,如此美丽的湖水如此美丽的景象曾几何时我们不曾遇见,而又将在多久以后我们才能再次相遇。是啊,也许这个世界上只有工业的飞速发展才能带来国力的更加强盛,但是在这个追求现代城市追求现代美的21世纪。我们是不是忽略了那已经被我们所基本抛弃了的生态美呢?当我们放弃我们曾经所追随的湖光塔影而换来新潮的人造沙滩时我们的内心难道真的没有一丝遗憾与可惜么?

游溱湖湿地公园(节选)
七(5)王烨欣

  展馆的简介,美丽而丰富,却没有自然的美妙。漫步在那木桥上,能敞开胸膛。里下河的风光,令人难忘!芦苇间的密语,悄悄打开孩子们的心房。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里,如同躺在了梦的摇篮上。依偎在清澈的湖水旁,如同找到了妈妈的慈祥。大地的肺部,自然的风光,徜徉在此,心情舒畅!
  清脆的绿叶,书写着自然的传奇。芦苇的画杆,描绘出万物的天堂。蜿蜒的小河塘,麋鹿的家乡,顶着美丽的双角,嬉戏于柳树旁。端庄的野鹅,高雅地挥动着翅膀。水稻的丰盛,是自然的力量。湿地的风光,独铸着辉煌!

  磨砺意志

游溱湖(节选)
七(7)   朱莹

  当老师宣布解散时,有些同学像支离铉的箭一样,连午饭也顾不上,就冲出去玩了。我来到一个有四根木头加两面网组成的游乐设施前,我小心翼翼的踩上其中两个木头,用手扶着旁边的一根木头,试着往前走。或许是兴奋过了头,竟没有好好思考这个项目的难度,就冲了上去。当我察觉到时,发现已经走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路程,而且,后面已经有人跟着我了,无奈,我只得一步一步往前挪,生怕掉下去。后面的人在不停地催我,希望我快点。这时,我有些手足无措,在自己不断地激励下,我鼓足了勇气,一把甩掉了扶手,使劲往前冲,虽然有些摇晃,但心中却不如那是紧张,终于成功“拿”下了这个项目。这时想想,忽然觉得刚才一瞬间的手足无措十分可笑,也庆幸自己的举动是正确的,不仅完美完成了一个挑战,也没有影响到同学们的兴致,不免有些洋洋自得。

  团队意识

游溱潼湿地,显团队意识(节选)
七(3)班     伍珈宁

  “咦?前面怎么停下了?”我好奇地伸头张望,呀~!前面有一座“浮桥”,它又陡又险,漂上水面上,看着我一阵害怕。“没事,有我在!”胆大的同学大声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各位同学注意安全!看好脚下!”打头阵的王雨凡和桂家俊同学还不时地提醒大家,有的男同学主动还主动为女老师、女同学做保镖。……成群鸟儿在空中飞翔,鸣叫,仿佛在为我们加油;湖水好像也抚平了涟漪,变得温和起来。“七(3)在这儿,同学赶快跟上啊!”我们先到的同学亮着嗓子喊着,就这样,七(3)的班每个同学团结一致顺利通过“天险”,继续向着下一个景点出发……
  没错,我们七(3)班就是这样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相信在这样的团队中我会健康成长。

溱湖湿地观后心得(节选)
七(6)邓寅皓

  身穿二十四中校服,我们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二十四中的一个素质文明的体现。大家排着队整齐有序地走着,又为本身就已很美的溱湖湿地增添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
  每当我们走一步,四周的芦苇荡中就会发出“哗”的一声,似从睡梦中惊醒一般,伸着懒腰,紧接着一群鸟儿飞向空中。看到这番情景,我才会缓过神来,发现自己不是身处在梦境里,原来是于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中。

  “show”色可餐

快乐的旅程(节选)
七(4)班 陈旻阳

  我们来到了游乐区,大家放下沉重的书包,像活泼的小鹿似的,奔向各自喜欢的游乐节目。有的同学身轻如燕,一下子就爬上了“山顶”,有的同学喜欢荡秋千,在其他同学的推动下,“呼”的一下飞上了“高空”,又荡了下来,真是刺激!吃午饭时,我和我的小组找了一块平整的草地,铺上餐布,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包,分享各自带来的美食。我带的是猪肠和鱼香肉丝,而其他同学带的菜更是丰富,有蔬菜沙拉、炒饭、饺子、寿司、意大利面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直流口水。开吃时,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王老师也带来了她亲自做的寿司分给我们每个人。

美好的一天(节选)
七(8)班  商茜茜

  到了拓展训练营,大家的肚子也已经饿得咕咕叫了,于是我们这小组决定先向食物进攻。大家纷纷“献宝”,我也赶快亮出了我和妈妈共同制作的色香味俱全的“镇组之宝”,有妈妈亲手煎的黑椒牛排,爱心荷包蛋,寿司,我刚跟老爸学的“鸳鸯”蛋糕——根据小组人员的喜好,将蛋糕做成一半原味一半巧克力味的,更有原先广受小学同学好评的炒饭,刚一亮出,就被我们风卷残云,吃光光了。吃饱了喝足了,那就开玩喽!我们又是过独木桥,又是荡秋千,还去攀岩,钻网,穿梭于各个项目之间,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教师感想:

学生的爱(节选)
七(11)班班主任 秦红

  今天的社会实践,让我真正走进了学生,我为教师这个职业自豪。
  小姜和小李这两位同学今天让我最幸福。一路上,他们首先争抢主持今天的节目,小姜主持较小李更灵活些(我个人观点),小李,鉴貌辨色型,一大早到校,主动拿着班牌并郑重其事对我说:“我在,班牌在!”他怕我不让他参加社会实践而故意向我许诺,以此来表现他自己。操场排队时,他又贿赂我:“秦老师,我给您带好吃的了。”果然,午餐时,用“脏兮兮的手”给我送上美国巧克力豆和面包,让我好不喜欢。
  小姜今天与校长拉上了“关系”,一路上,小姜不断与校长打招呼(估计十次以上),每到一处,一看到校长,就扯着嗓子喊:“校长好!”或“How are you?” 小姜是鄂伦春族,罕见的少数民族,可能遗传这个民族的热情、好客。吃饭时,他一直东张西望,我好奇地问:“小姜,找什么?”“校长,我想给校长品尝我父亲的拿手菜:牛排。”我们几位老师已品尝过:这牛肉特别好吃,好像是祖传秘方所制,羡慕他有这么会烹饪的父亲。不一会,小姜就兴致勃勃地跑来:“老师,校长要和我合影,您可要把我和校长的照片放在您的博客里哦,这可是我的光荣。”
  小薛,还是那么唠叨。今天带来了很多好吃的,其实他早有计谋,为老师们准备了“礼物”,但他“送礼”的方式很特别,总说:“老师,这个我不喜欢,送给老师吃吧!”颇有点大男子主义。
  小陈用保鲜袋装的剥好的石榴很诱人,他拿在手里不知所措,一个劲地要给老师们吃,但不一会,他把干干净净的石榴装在他刚吃完面的脏兮兮、油沥沥的盒子里来“孝敬”我们。
  小李天立和小蒋宇豪,好不容易奖励到的小鸟,在“我们要爱护动物”的呼吁声中,高兴地放飞了两个小生命,他们好似在放飞自己的希望。

链接:

 http://{域名已经过期}/read-htm-tid-8869124.html

http://{域名已经过期}/read.php?tid=491513&displayMode=1

http://{域名已经过期}/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40213&extra=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