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速递>>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给24中改个校名,行不
发布时间:2009-11-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荔 王芳文  朱臻 唐磊摄



 

      它是市区仅存的以数字命名的初中了,也是我市迄今更名较少的中学之一——
      小记者寻访:给24中改个校名,行不
      男女生争辩:24中可不可以叫“放飞中学”
      已经走过80个春秋的24中,曾用名私立武进中学、常州四初中,1970年更名为常州市24中,这个以数字命名的校名沿用了近40年,在本市的初中校成为少见现象,16日下午的班会课上,24中八(8)班的同学由此展开了要不要改校名的大讨论。一派持校名应该改的观点,他们认为24中应该取一个更响亮、更能紧跟时代步伐的名字;另一派则认为不应该改:“24中在常州已经家喻户晓了,校名代表的是一种精神。”
      假使请你给母校重新取个名字,换什么好?有学生说“红梅中学”,也有的说“天宁中学”,还有一名女生别出心裁——“放飞中学”,然而她的建议立刻引来争议,赞成者认为非常有创意,体现了学校的与众不同,反对者则认为“放飞”一词太普通了,有歧义,还很片面。
      老校友:离开校园多久都会想起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
      争论不下来,还是请老校友来做做这个选择题。八(8)班的邵鸫瑜、张书航、徐乙江3位同学作为特派小记者采访了82届校友——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李亚雄。面对老校友,小记者最好奇的是,以前的24中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挺困惑,24中前面难道还有23中?
翻出学校的老照片,李亚雄手指当年校舍——“那时的操场是煤渣跑道,摔一跤膝盖上就是一道道血丝。水泥的乒乓球桌,中间横几块九五砖就是球网……24中留下了我人生最美的记忆,在这里不仅积累知识,而且开始思考人生。”
      李亚雄说,我们那一届初二就分了教改班,一批老教师特别敬业,现在每次聚会我都会打听当年的恩师现在怎么样了,到了哪里。“虽然23中、22中这些校名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24这个序号已经没有意义了,但24中这个名字已经有了含金量,这是24中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机构编制委释缘由:当校名成为品牌……
      那么多所初中都把数字化名字改了,为何惟有24中一直没改呢?3位特派小记者再次采访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蒋亚农。蒋亚农说,数字化名字来源于我国学校建制学的是前苏联模式。2000年后,一批学校,像我市同济中学、朝阳中学等都是那时更名,基本是看学校的生源辐射,以所处地区来命名。
      “一个单位的名称要符合3个条件:反映该单位的基本性质,该单位的历史。再者,这个名称要让社会各界感觉比较适应。”蒋亚农说,“24中是市区仅存的以数字命名的初中了,也是我市少数几所更名少的中学之一,连省常中换的校名都比它多,这个名字保留了近40年,具有连续性,它反映了学校的声誉和办学能力,在社会各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若贸然改名,市民还需要重新适应了解。此外,24中对生源的吸引力不局限在学区内,如果改成地区性的校名如红梅,天宁什么来命名它,大家总觉得不妥当。“可以说24中这个名字已经包含了文化内涵,一种品牌。”
      小记者有点不服气:那给它再换个品牌名字,蒋亚农笑了,品牌不是别人给的,是这么多年它通过自身积累获得的社会认可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