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卓雅学子>>文章内容
来自秋的明信片——记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七(7)、七(8)班语文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4-11-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这几天,在我们二十四中校园里,正进行着一场非常特别又激动人心的展出,那是七(7)、七(8)班同学亲自拍摄制作的“来自秋的明信片”,画面美轮美奂,构思匠心独具,文采跃然纸上,令每一个参观欣赏的人啧啧赞叹!
  当几天前第一次听到这个作业时,我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很好奇:“秋之恋歌——来自秋的明信片”,走进秋天,寻找秋叶之静美,并以秋叶为题材,自行摄影制作明信片?这是语文作业?在我的印象里,语文作业都是在家里做各种习题,从未想过要走出家门,还有如此多彩的形式和活动!怀着一丝紧张,一丝忐忑,一丝兴奋,一丝激动,我与妈妈跨出家门,走进自然,感受秋韵,采撷秋叶。
  没想到,秋天如此缤纷!深红的果儿,如一个个小铃铛,挂在枝头,奏响秋的乐章;火红的枫叶随风飘扬,如同一只只小手送走夏的炎热。一片黄叶,一根枯草,一簇芦苇,更是把秋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从前错过了太多的美好,这次,我不愿再错过。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好!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通幽曲径,山间小溪,再普通的东西都存在美。我们沉浸在工作、学习中,忽略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藏。我们源于自然,却又不去亲近自然,那我们的身心如何得到健康的发展?
  多出去走走!收获真的很多!
  (文/七(8)董可楹   图/赵佳)


  同学们也都受益匪浅:
  潘雪儿:我就像一位寻找着这世间宝藏的探险家,执着到有点疯狂的境界,不停不休地去追寻我心目中的“秋之恋歌”。我痴迷地捧着相机,在满溢着秋的气息的树林下灌木边搜寻着“宝藏”,竭力去捕捉这秋的影子。我无数次地按下快门,又毫不留情地删去很多,直到找到心中的那抹秋韵。阳光透过叶荫,一丝一缕,投下金丝,在身上轻柔地拂弄着,让人心生暖意,仿佛要沉浸到这金色的秋中去。
  尹协睿:我选择了那红的似火的枫叶。选材选好后,我便拿起我的小相机,歪戴着帽子,装模做样地拍起了照片。我凝神屏息,生怕自己一口气吹动了树梢上那一枝独秀的美丽。我仔细地对了焦距,只听“咔嚓”一声,那枫叶便存于照相机中,那美丽也存于了我的心间。
  张羽馨:这样的景象中,我明白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美,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许人生就像这样一个秋天,凄凉中蕴含的是无限温暖,飒爽中掩藏的是那几分感悟。不仅有着那些波澜壮阔、瑰丽辉煌的色彩,也有着几许岁月静好、安之若素的意蕴。我爱这秋叶,爱这秋色,爱这秋天。
  张知行:对于这次的语文课外作业,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使我觉得十分“享受”,过程很简单,我却从中发现了许多不在意的美。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悟美。一草一木,一缕秋风,都能触动秋的情怀。
  张锦池:我不停地拍摄,从各个角度,拍了几十张,不愿放过每一个细节,越拍越有劲,心里已是无比的喜悦加冲动,还不时地大笑大叫起来,像疯子一样狂欢着,真想扔下照相机在这美美地睡上一觉,让世界停留在这一秒,我此时感觉找回了童真、欢乐、幼稚......
  吴洋:“看,清澈的池水中漂浮着许多枯叶、许多泛黄的叶子在秋风的吹拂下舞动着它们的身躯-----我不失时机的把它们一一收藏到我的相机里。一路拍摄,一路欢笑。
  钱申骁:我把发现的美都摄进了镜头里,并且用满满的热情为每张照片配上小诗,原来我也可以如此“文艺”!也许构图不够完美,语句不够通顺,用词不够优美,但我的心却是热热的、烫烫的,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与家人是毫无距离的。
  章紫涵:老师的“任务”,让我们更加亲近自然;来自秋的明信片,让我们更能融入秋景;金色的秋季,让我们更加了解每一片叶子,每一棵大树从前的光辉岁月!
  杨冉:一片梧桐叶轻轻划过我的脸庞,落在了地上。瞧!那些飘飞的梧桐树叶时而像降落伞徐徐下降,时而像一群飞燕悠然飞翔,时而又打着旋儿簌簌降落……他们好似还带着一丝遗憾,久久不肯落下。。。是这些秋叶装点着美丽的秋天。这是秋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最美的明信片。
  马佳钰:翌日的晚上,暮然睹见班群里聊得正“嗨”,袁老师也为我的图送上了“大拇指”的表情。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的甜,嘴角在不知不觉中上扬了。
  陈佳萌:拿着相机漫步在园子中,我拍了一张张生动形象、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搭配完美的照片,甜蜜于心,花放于神,吾心为之乐也!怡然赞快!
  张以诺:心高气傲的我拍下几张红绿相间的枫,一抹如血的残阳,一片如金的黄枫,还拍下了几片残叶野花••••••我不禁入了神,全身心都激动起来,有的照片还让起了妈妈的啧啧赞叹,这让我好不得意。
  钱申晓:多亏了这次作业,我才能够在浪漫的秋季走进自然,与秋特有的缤纷共舞,共渡一上午的欢乐时光。
  杜铭奕:我又在另一个山头的梧桐树下找到并摘下了几片美丽的梧桐树叶与几枝桂花,再采了几颗熟透了的红红的野果子、一把野花。回到家后,我自主组装拼合,一组经典的“秋天”图就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拿着相机拍照并立刻上网摘抄了描写秋的意境的诗句配在图旁,整个“秋”的明信片就显得更加完美、更加有形了。


  值得一提的是,爸爸妈妈们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他们也同样收获颇丰:
  董可楹妈妈:拿起相机,迎着阳光,我和孩子一同走进“秋之恋歌”。与其说是一个作业,不如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婆娑的绿影,盘错的老树,摇曳的芦苇,这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美景,都因了这份“美丽”的作业而进入孩子的眼中。从“东坡”到“红梅”,她一次又一次地惊喜欢呼:“啊!太漂亮了!”望着她忽隐忽现沉浸在静秋中的小小身影,我忽的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她正在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追随美,而我所能做的,就是跟随她的脚步,目送她的背影。这个过程,于我又何尝不是一次成长?!
  尤嘉乐妈妈:当我看到乐乐拿着相机去捕捉那一片残叶时,就故意问他:“这片叶子都残缺了,有什么好拍的?”没想到乐乐头也不回,一边拍一边回答我:“残缺也是美嘛!你没看到,它虽已残缺,但仍绽放着生命的精彩吗?”儿子的话顿时让我震住了,不知不觉两个月的初中生活,让儿子改变了,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改变了对生命真谛的感悟,领悟了面对困境逆境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狄肖筱妈妈:和孩子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邂逅了秋天,增强了亲子沟通交流,让身心俱疲的我们得到了放松……美,就在路上。只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贴近大自然,共享天伦之乐!

  潘雪儿妈妈:一个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可以展现孩子的审美能力与无限创意。一株寻常的草,一片普通的叶,一角翘起的屋檐,几块青色的砖……在女儿的镜头里显得如此诗情画意,再加上一段有韵味的文字,女儿的明信片真的秋韵十足。
  张羽馨爸爸:如今的生活中,家长们背负着繁忙而沉重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孩子们也肩负着繁重学业与残酷升学的重任。父母和孩子能这样轻松而欢快、愉悦而和谐相处的情境,好像也越来越难得一见了。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赶走雾霾,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张知行妈妈:秋天,本就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金黄的落叶,明净的天空,适宜的温度和孩子的笑容,想起来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和孩子一起发现秋天,观察秋天,感悟秋天,风景不是一张照片,不是一片落叶,而是拥有原那份心情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认识。小小的过程,大大的感受。希望来自秋的明信片能让孩子多方面多角度的认识外面的世界,能用一颗年轻的心,发现身边无时不刻存在着的美好事物。
  沈昊天家长:返程的路上,我和儿子都颇有感悟和启发:做任何事都要有仔细观察和认真踏实的态度,才能有所收获,态度决定一切,随心所欲,敷衍了事,都将一事无成。
  章紫涵家长:周六,孩子拉着我一起踏上了“寻最美秋叶”的旅途。一路上,兴奋的她叽叽喳喳,这儿拍拍,那儿拍拍。为了取到最有意境的画面,选择最佳的角度,毅然钻进茂密的树林,爬上崎岖的山路。孩子的坚强和执着,让我看到希望。
  谢韵家长: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有机会与家长一起亲近久违了的大自然,一起寻找秋的踪迹,一起捕捉美丽的瞬间。当看到孩子亲自制作的一张张精美的明信片,我禁不住感叹孩子们那独到的视野和精美的构思。在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同时,我们家长又学习、成长了一回。
  章紫涵妈妈:欣赏女儿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我感慨于孩子的创造力,太美了!感谢这次活动的策划者——袁老师,是你让我们家长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不管结果如何,这一路的“风景”我们一起领略到了,孩子也从中有了许多的感悟。这就是经历!
  王雪菲妈妈:在这个诗意的秋日里,我终于决定放下工作的羁绊,和孩子一道去寻找秋的味道,让孩子亲自去触摸银杏叶落的欢乐,去聆听秋日暖阳的呢喃。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在孩子手中诞生,我相信,孩子心灵也在这方寸之间有了一次美的升华。

  钱申骁家长:衷心感谢老师,感谢“做明信片”的作业,让我们放下一切包袱,手牵手走到户外,沐浴在阳光下,徜徉在花丛中,浸沐在秋风里,深吸一口气,啊,空气如此新鲜,气氛如此温馨,世界如此美好!一起品赏秋色,一起感觉美丽、一起制作图片,一起吟诗配对,暖暖的温情在流淌,生活的激情在迸发。
  杨佳蔚家长:这一次的作业,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完成,而是用生命在感受美好,虽然有遗憾,没有拍出与其一样的好效果,但我们都知道,它是美的,是令人沉醉其中的,没有什么能比亲自体验而更加快乐,这是一项活灵活现的作业。
  唐泽霖妈妈:我陪着儿子来到了乡间,用照相机捕捉秋的景色。看着他在乡间的小道上快乐地奔跑着,对着一棵棵橘子树、一块块菜地及一整片金黄色的稻田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拍下他眼中的秋天,时不时露出纯真可爱的笑容,真心觉得好满足。

  这次作业虽然结束了,但美的享受没有结束,对美的发现和捕捉不会结束!我们喜欢这样的作业,期待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作业,美并快乐着,乐并收获着!

 


化龙巷链接:http://{域名已经过期}/chazuo/11595098

中吴网链接:http://{域名已经过期}/thread-10043976-1-1.html

常州网链接:http://{域名已经过期}/read-htm-tid-1057337-ds-1.html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