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这就是精神的失衡,生命意义的缺失,使现代人陷入了深深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每天的媒体报道都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伤害、自残,或为情所困,或为财做恶,为权而斗,生命变得越来越单薄,越来越没有意义。
成人的世界如此,儿童的世界也是这样。2000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仅10天,江苏省金坛市便有3名中学生自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名14岁的中学生因觉得自己难以承受来自老师的责怪,一念之间自缢身亡。有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社会生了什么病,是什么原因,使如此之多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生存的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仅如此,青少年学生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在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e时代,吞噬着快餐文化而成长,越来越成为“无根之人”,心灵枯竭,思维定势,人生态度世俗化,行为方式畸形,使生命的诗意尽失。这决非危言耸听。所以,呼唤一种“立人”、“成人”的生命教育,乃是现代教育之急。
珍视生命不仅包括维护自己的生命,还要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活中很多残害生命的事件,都是由于交往不当而引发的。所以,生命的教育要让学生成为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的人,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修己而善群,和谐共荣、交互辉映。
生命就是活出一种境界,一种为人处事的境界,一种奋斗努力的境界,一种成功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