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时间:1/18
地点:学校车库百米开外的马路上。
人物:小周、小林
事件过程:小周和小林相伴回家,小林骑在前,右手握着一瓶矿泉水,一边在前骑,一边催促后面的小周。小周卖力往前赶,车速很快。突然,矿泉水瓶从小林手中滑落,不偏不倚滚到了正向前赶路的小周轮胎下,一场事故就此产生……
结局:小周门牙损失半颗,面部肿起,预计将花费医药费上千。
事件二:时间:1/29
地点:学校200米开外的马路上。
人物:小诸、小王
事件过程:小诸放学后在十字路口等红灯,小王和他同一侧的人行道上等公车。这时,有一个矿泉水瓶滚到了小王脚下,瓶内尚有半瓶水。小王闲来无事,便抡起一脚,把水瓶踢了出去。可这瓶水不偏不倚,砸向了在路边等车的小诸……
结局:小诸下排牙齿出现松动的迹象,下嘴唇里外各缝两针,并可能会永远留下疤痕。
十天内连续发生两场事故,皆由一个无意的疏忽引起,并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这充分引起了我的重视。我自我反省了一下,也许正是因为第一件事发生后我仅在当事者小范围内进行低调处理,没有以此提醒其他同学,才导致学生们不能引以为戒,使得悲剧再次上演。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之际,我特地利用宝贵的自习时间在全班范围内召开了一个小型的班会。
我先把两起事故抛给学生,问他们主要责任在谁?为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是肇事者,因为是他们的行为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他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又说,可是他们是有意的吗?学生都认为不是。我说,既然不是有意的,所谓“不知者无罪”,他们还要负责任吗?有几个学生起来讲到:当然要负责任,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充分估计到后果,比如小林骑车手里就不该拿水瓶,即使没有影响小周,也有可能影响别人,甚至影响自己的行车安全;小王也不能随意捡起水瓶就踢,否则即使不是小诸,也有可能砸到其他人或物。正因为他们在事前没有考虑后果,我行我素,欠缺稳重,才引发了这两起事故,他们要负全责。
我说,看来大家都明白,过失伤人同样是要负责任的,所以每个人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避免出现你意料之外甚至无法补救的事故,酿成大祸。
我又问学生,小周、小诸他们需要反思吗?学生开始不明白我的问题,我换了种方式:他们从这件事上会得到一些新的感触吗?有学生就说,可能会更加珍惜健康,有的说,会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我趁热打铁说到:对,也许我们很多人都能安守本分,尽量不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但你怎么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呢?所以,每个人都要有安全意识,不仅要考虑如何避免伤害他人,同样要考虑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看起来这个班会目的达到了,应该结束了,可是我觉得我应该还要学生考虑的更多更现实一些。于是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每天来往于学校——家,两点一线看似简单不过,安全不过,可是这里真的都安全吗?请你们设想在你们生活、学习的场所中,都有可能发生哪些事故?问题一抛出,教室炸开了锅,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几分钟后,我示意他们安静,一起来罗列:
家:用电、用煤气有安全隐患;使用刀具十分危险……
往返路上: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
校:在楼梯周围打闹可能导致摔下楼梯;在窗户边打闹可能跌下楼去;在教室打闹不仅可能伤到其他同学,更可能被桌椅坚硬的棱角撞伤;笔尖、小刀、圆规使用不当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体育运动时容易受伤;即使是眼镜的架子和小垫片都可能戳伤眼镜,十分危险。学生们一边听一边想,说着说着连他们自己都惊呆了,从来没有想过在学校会有这么多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看到时机成熟,我对这次班会做了一下小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一些极其平常的小事都有可能带给我们不可挽救的损害,我们的人身安全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并保持警惕,所以凡事多谨慎,少莽撞;多文明,少野蛮;多思考后果,少我行我素;让我们同在一片安全的天空下快乐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