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离未来是那么的近。伴着明媚的暖阳,4月20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全体八年级学生来到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验职业,挥斥方遒。
卡通绘画,笔笔皆入神韵,灵活多变的形象,饱满而不失可爱,精干而不缺质朴。
瞧着那从无到有,用乳白的线编织出的梦网,洁白的羽毛轻轻摇曳。穿过的是耐心,引来的是精美,捕捉着最甜美的梦。
整齐的唰唰声,低沉的数数声,诠释了同学们的认真。纸钞的油墨清香在空中飘散,人民币在指尖行走。
一台台电动汽车模型在手中逐渐成型,随着车轮飞快地转动,喜悦伴随着成就感氤氲开来。
一把小锤子的锻造,看似简单的工序,需要太多的精力。在不断的打磨下,小锤子终于成形。
在密封的玻璃瓶内注入蒸馏水、酒精、硝酸钾、樟脑等混合液,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制作随着天气改变面貌的天气瓶。
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创作智能小车,全方面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任务拆解能力、跨学科结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渗透着每一个成员的心血与汗水。
自制的节能小台灯,看着憨态可掬的小青蛙亮了起来,我们内心也充满喜悦。
看似普通的工具,在手中盘旋,最终连成电路,点亮灯泡,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了电学的殿堂。
小小的珠子在指间来回拨动,一个个数据在变化中应运而生。教室内回荡着珠子间碰撞的“嗒嗒”声,我们体味珠算背后那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开机箱,里面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各式的零件与电源线盘绕于主板之上,令人眼花缭乱,拆装与维修的复杂工作便从此处开始。
尚在学校,未涉社会的我们通过这次的活动,体会到了职业的神圣,职业者的辛苦,更体会到了敬业的精神之重要。未来由少年做主,这次与刘高职的美丽邂逅,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四月,正是青春最好时的我们在这里出发!
(文/八(4)王宇萌 指导老师/蔡洪钧)
轻轻撕开扎条,微微将纸钞挺直的“腰板”折弯,指尖轻跃,宛如蜻蜓点水般轻盈,宛如精灵展翅般美妙,宛如微风轻掠过湖面般悠扬。在我们跳跃的指尖下,盛开出一朵朵无比灿烂的花朵……
——八(3)王安琪
我拖动鼠标在屏幕上制作出好看的图案,选择不同的画笔,用水彩轻轻渲染出星夜的天穹,用粉墨淡淡描摹出少女的眼眸,渐变出不同的色彩,点缀不同样式的星星。我们踏着欢笑来,又满载汗水地离去。
——八(9)刘姝言
制作“捕梦网”可真不容易:那一圈又一圈的网格细线令人眼花缭乱,甚至手足无措。我绕得生疼的手指,睁得发红的眼睛。但我知道,今晚的梦境,在柔软轻盈的羽毛,清脆悦耳的铃声之下,一定会很美好。
——八(8)袁清渠
老师向我们展示的名片,以出人意料的设计,实用的功能,多元的“黑科技”,刷新了我们对名片的认识。老师带领我们揭开“PS”的面纱,娴熟的操作,精美的图案,都引起我们阵阵赞叹。
——八(1)杨家潮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白纸上画底稿,一条条线段,凝聚着我们的努力。虽然面临了许多挫折,但我们没有放弃努力,最终画出了满意的卡通动漫画,明白了坚持的可贵!
——八(5)肖墨寒
在不断尝试改进中,我发现,原来不仅是学习需要仔细专注,每一个职业都是需要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在行业领域里做到最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八(2)张文睿
这次我参加了计算机课程,在拆卸、组装主机和重装计算机运行系统时,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我们这一代人长大以后,能够以自己的力量突破重重技术壁垒,实现中国高科技的富强。
——八(7)饶培林
看似只有四个部分的简单电路,实际动手操作却是那么困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电线,在我们的眼中如一道世纪难题,举步维艰。在小灯亮起的那一刹那,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八(10)蒋伽盈
工作和学习在很多方面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用心去做,才会有收获。我们能做的,就是趁着青春,放飞梦想,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早早做好规划。加油吧,24中人!
——八(4)周子晴
智能编程课程上,我们学习了解了智能小车模型的内部结构和C语言程序的简单改造,体会到了科技的乐趣和智能的普及,打开了新学科的兴趣大门。
——八(6)周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