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八年级全体师生一同赴苏州木渎,一场探寻姑苏文化的古镇之旅就此开启。
木渎,一个氤氲着悠悠古韵的小镇。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白墙黛瓦,很是素雅。圆圆的拱门上挂着上书几个龙飞凤舞大字的牌匾,牌匾两侧挂着两只做工精巧的走马灯。慢慢踱步走过拱门,但见院内疏疏密密的草从,显得清清爽爽,令人耳目一新。轻闲地沿墙边信步,惊异地发现连窗子也巧妙地雕成了一枝曲折的树枝,上面缀着朵朵寒梅,不禁赞叹当时制作工匠的别具匠心和高超手艺。
同学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继续前行,蓦然眼前一亮。一汪秋水凝成一块绿宝石,周围假山堆叠,怪石成趣,一座六角小亭坐落在山石之上,别有一番雅致。一座石拱桥横亘在一泓小潭之上,水面倒映着它的倩影。园内亭台水榭,古色古香;小桥流水,意韵流长。鱼戏水间,莲叶田田;细柳垂珠,小径曲折。不大的面积清晰诠释着江南园林的空间布局构思、景观设计、细节考究等秀、精、美等特征。
木渎,一座山温水软的江南小城;
木渎,一个古朴温和的姑苏小镇;
在这里,岁月被镀上金边;
在这里,时光也踌躇不前。
……
孩子们说,与它邂逅在宁静的清秋,相逢于人间九月。等到来年,落叶再次纷飞之时,我们还要赴远方,轻舟罗裳,凝成诗行,古镇独徜徉。疏影横窗,灯火微凉,回忆在远方。
(文/八(9)江芃睿 图/赵佳、小记者)
感想
烟雨画江南,桃花映人面,日暮凉风吹动着檐下古灯,渺远在天青色的朦胧里。抛却红尘陌上的繁杂,褪下一身华衣,闲散在木渎古镇。
盛几坛早秋的雨水,煮一壶弥香的清茶。清踏着苍桑了流年的青石砖,斜倚着幽窗,望断秋水,沉溺在似水柔情。
江南甚好,芳华未改;陌上花开,缓缓归矣。
——八(9) 涂娴
木渎之游,纷飞在了静谧的岁月里,是一份清冽的甘琼,闻之香味盈鼻,触及,确实却一份别样的觉受。别样的,却是喜悦的回味。
与清风做屏,花丛划牢,当秋踏着它细碎灵巧的步伐款款走来时,木渎的青砖石瓦伴随着粼粼的微波正在向我们展现它最柔情的一面。在这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道上,两边矮小的民房中仍有乡民居住,让人有种亲切和自然的感觉。
天空是蓝的,流水是蓝的,空气也逐渐被稀释成淡淡的蓝。驱赶心底的喧嚣,让朴素占领了整颗心,安之若素。
木渎一游,我独守一份安然。让那一缕馨香幽幽,自指尖盛开,暗香盈盈。
—— 八(5)班 曹静雯
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凳,青瓦房,苍劲有力的老祜桐树,早已被磨的平滑的石砖,上面早已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这里,乾隆曾踏访过六次;这里,曾是几百户人口的家乡;这里,曾有数以百计的名人来踏访……
如今的木渎,早就被岁月的流水冲洗的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是饭后茶余,老人们对过去的侃侃之谈……
今日,我踏上这片土地,闻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我仿佛回到了儿时那段时光……
——八(2)张佳
相关链接:
{域名已经过期}/thread-102842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