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班主任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工作,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班集体建设中,起指导作用的是班主任。班主任要采用科学理论、道德观、人生观适时适度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顺利度过人生中这一十分重要的时期,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班主任 心理学原理 引导 全面发展
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社会的优秀公民是教育的理想和使命。学生的道德成长,学习进步以及进入社会后对社会的贡献度都与教师的工作成效紧密联系。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教师。中学班主任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工作,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用爱心带动上进心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教育事业也是爱心事业,师爱是超过亲子之爱的,因为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班集体建设中,起指导作用的是班主任。要调适班集体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搞好师生关系,而搞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班主任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行动。
班主任首先要颠覆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要有博大的爱心,用爱教育学生,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儒雅绅士。要多给学生鼓励,与指责贬斥、甚至打骂的旧教育手段绝缘。取而代之多关心、多发现长处、多发现积极因素、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彻底扫除产生自卑和畏怯的土壤。
积极进行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方法引导等学习动因的心理引导。让学生从心里上首先接受,教与学就容易合拍。
学科价值引导,让学生明白所学学科的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
爱心引导,让学生关心同学、爱护同学、理解同学、尊重同学,帮助同学克服困难;
兴趣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体活动兴趣、做好人好事兴趣;
目标引导,把全班同学制定的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张榜公布,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也要有自己的目标。使全体学生都有前进目标和努力方向。
环境引导,要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意见和要求,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环境;
榜样引导,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首先班主任以身示范,以人育人尤为重要;
竞争引导,开展各项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方法引导,进行教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克服心理障碍方法,使他们逐步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二、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因地制宜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其心需要的表面化。情至真,爱之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个性是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的独特心理,有其独特性。每个学生的心里深处,都具有一个独特频率的钟,要使自己的教育与学生合拍,就必须了解学生心理,这样才能根据学生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有效教育。
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保持高度的兴趣,进行观察、分析,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教学以外的接触。如课间,多了解班级的同学们在思考什么、议论什么、追求什么,收集到有效、长期进行教育的丰富素材,把握住有利的教育契机。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突发事件处理打下基础。
如有的同学议论说教育部一再强调减负,而我们的作业还是这么多。听到这个议论,如听之任之的直接后果是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消极对抗。我们首先组织有关学生进行调查,作业量占学生多少时间,是否属合理范围。调查发现,我校教师一般都会处理好作业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并且逐步从注重量向重视质转变。我们及时把有关作业量的调查结果在班会课上通报,说明我校的作业量总体在合理范围。强调,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必须按时独立完成。同时组织有关同学把他们在作业练习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向大家作介绍,让大家分享,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往常发生在考试后,个别学生会唉声叹气说这次没考好,回去又要挨骂了。这个情况很有普遍性,据我们掌握部分家长望子成龙,但只注重结果—考试分数。对平时的学习过程或关心甚少,或方法欠妥。造成学生的心理阴影和压力。班主任与家长的经常沟通中根据不同家长的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变家长狭隘的爱自己孩子为关心自己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并逐步做到会帮自己的孩子分析、总结、找原因,会鼓励和促进。这样做的直接成效是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改善了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
三、在满足表现欲中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教育
小助手群体的选拔既看以前表现,更看今后发展,引入竞争机制,广泛发现人才苗子。初中的学生有表现欲和竞争心理很宝贵,只要认真发动,往往在班干部竞选报名阶段就会出现踊跃现象。通过竞选演说、大家评议,最后选出学生信任的班干部,很得众心。有的未选上的往往能说出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心悦诚服地表示继续努力争取。班干部选拔不搞一选定终身,视班级实际情况一学期搞两次,能者上,庸者让。促进已当选的和未选上的积极努力表现,争取连任或新任。
班级实施“三级管理”与评优相结合。即个人、小组、值日班干部三级管理。平时轮流值日,一星期一次讲评,适时组织交流成功经验。班主任注意观察发现“亮点”,尤其对模范遵守各项制度规定,乐意做好人好事的要高调表彰鼓励,对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好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也表彰推广,让大家学有榜样。交流中大家讲所取得的成绩,讲还存在的问题。实践中每次交流气氛和谐,大家都很愉快,充分享受民主,整个交流变成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过程。这对形成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班风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成效。使学生的表现欲、管理欲得到满足,同时也使全班同学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一次又一次升华,从中也充分享受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四、抓好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
初中生正处在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青春期,这是以性成熟为标志的一系列形态、生理、内分泌及行为的突变阶段。面对这样的突变,他们会好奇、兴奋、恐惧、忧郁。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特殊阶段的特殊问题的重要性,要采用科学理论、道德观、人生观适时适度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顺利度过人生中这一十分重要的时期,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平时重视“青春期”教育和指导,化解学生的“青春期”困惑,即使发现由于“青春期”原因产生的“问题”苗头,不大惊小怪,不扩大范围,与家长密切配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化解苗头,使他们身心不受伤害,这种做法卓有成效。
实践证明,班主任运用科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时刻做到脑袋有思路、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班集体,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从而也能充分享受教师特有的精神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