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天地>>主题教育>>文章内容
让孩子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不断成长——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班集体
发布时间:2010-1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 蓓

摘要:每到开学初,老师身边就会有许多家长围着。“我们家孩子视力不好,希望您能考虑一下。” “我们家孩子上课不自觉,能不能让她坐前两排,离你近点。”“我们家孩子不会学习,要一个凶一点、成绩好一点的同桌管着……”以前遇到这样的要求,我往往要伤好几天脑筋,从内心埋怨家长的吹毛求疵,但是,换个角度看,家长的要求其实是希望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有人说:“石头永远不能变成小鸡;鸡蛋没有适当的温度,同样孵不出小鸡.”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前者体现了本质的决定作用,后者则表明环境的重要性.“昔孟母,择邻处.”教育只有具备适当的环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构建和谐班级,正是要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渐善的过程,它是一种境界,一种整体的美.“只有打造单体美,才能构建整体美”,因此构建和谐班级需要每位同学的激情投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友善相处、切磋砥砺、德晋才具;更需要班主任真诚用心、分类指导、因人施教、长善救失、各成其材、同归于善.具体可采用"励优、促中、助困、扶弱、育特"的策略.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生活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班级集体里面,他们的内心会感到很平静,会感到很安全,也会感到很快乐。

第一、布置好教室,让教室成为学生快乐学习,愉快生活的场所,让教室渗透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氛围,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乐土。开学初,我发动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教室的右面墙壁上,是”我型我show,展示着同学们的才能,让每一位同学一踏进教室就感知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在这儿他们可以尽情的展露和发挥他们的任何方面的才能;教室的左面是学生们的“成长足迹”,上面张贴着同学们小学时候的照片,还记得在第一次召开主题班会时,我饱含情感的介绍了这一面墙,我对同学们说道:同学们,大家贴在墙上的照片是如此的可爱,让老师想到了这样一句歌词“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要与你紧紧相依”。教室后黑板的上方,是我设计的一句班级座右铭: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我的这句话使浓浓的学习氛围荡漾在教室的角角落落,飘入每个学生的明眸,化到心里,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班级的值日表等,我要求学生贴到指定的地方,而且要进行装饰,这样看起来美观大方。

在黑板的左边,我开辟了两个栏目,一个是展示栏,一个叫表扬反思栏。在展示栏里,我主要是展示学生做得好的试卷、作业等。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在自己最熟悉的同学面前,把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我想学生内心深处一定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在表扬反思栏里,我起初是准备贴上同学们的表扬和反思的,后来想到反思总会有批评的意思,所以最后只有表扬,表扬栏里既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也确实存在不足的学生,有的还有是有些老师认为的赫赫有名的差生,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让这些学生明白,老师不会因为他们身上的缺点而忽视他们闪光的地方。后来,我惊奇地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在不断的发扬,缺点也在慢慢的改变,师生关系也变得特别融洽,记得我们工作室的领衔人曾经这样相对我们说过:“人类最本质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我想这种表扬为主的教育方式所达到的效果,是用惩罚的方法所不能及的。

第二,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营造民主温馨的班级环境。

我经常对学生说,我们全班五十九名学生和所有科老师构成一个温馨融洽的大家庭。对学生的管理,我一直希望以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开学初,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下课大吵大闹、乱丢乱扔垃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讲闲话等不良习性,我在一次班会活动时,让学生进行了这样几个方面的讨论:一、自我诊断;二、我给班主任支一招;三、老师我想对您说。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找出自身存在不足,想出改正的方法,向班主任建议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且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老师我想对您说”这个板块说出来,用学生自己提出的方案解决问题,让师生有一个对话的过程。这样教师和学生有了沟通,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处理学生就易于接受,而且很管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的确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又适时的开展了一次“我们进步了”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找出自身的进步,然后对比开学初我现在班级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班风的变化对自己带来的好处,从而让这种好的风气继续发扬下去。

再比如自习课,自习课要求是绝对安静,不准有任何说话现象,刚开始是要求学生自律,每节自习课总结自己的表现,有的同学承认自己说话,但每人找的理都非常充分:讨论问题,问作业,笔没水了要借笔,没纸了要借纸等等。于是我将计就计,在原谅他们初犯的同时,也让他们自己写下再犯的惩罚措施,学生为了能挽回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地位,往往把对自己再犯的惩罚措施定得很重,以为老师到时可能也就忘了。当有些同学自由主义泛滥,肆意妄为时,于是我就用学生自己定的惩罚措施来惩罚他们,每一件都做到,毫不留情。一段时间后,班上几乎没人敢说话,刻苦学习的学生说:这样可以更安心地学习了,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打扰自己了。不太遵守纪律的同学说:一想张口说话,就感觉自己要惩罚自己了,所以赶紧咬咬牙,把嘴闭上了。这样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营造民主温馨的班级环境。

第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营造文明的班级环境。

我在工会工作室参加活动时,有一次活动的主题是——智慧让班主任工作充满魅力。大家通过讨交流,最后一致认为:教师个人的魅力,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班主任客观上就是班级楷模。

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

比如:我要求学生要按时交作业,那么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作业;我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那么我在上课时就一定会提前到;要求学生不要说脏话,教师的用语一定要文明。我的这种示范作用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

一个人一贫如洗,决不可能对别人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教育和培养别人。所以,我严于律己,潜心治学。坚持每月写四篇班主任工作案例追踪,并上传在名师工作室的网页上。同时注意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做到为人师表,垂范视听,用自己优良的风范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第四、热爱学生,营造亲情的班级环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因为爱,课间十分钟,我总是和孩子们聚在一起“闲谈”,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漫谈中我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学习、爱好、个性。每当我走进教室,总有学生围拢过来说这问那,我给他们解难释惑。

我倡议学生上午课间喝牛奶。现在家长们普遍认识到让孩子喝奶的好处,但是有的孩子就是不喝,于是我就急家长之所急,早上允许每人带一袋牛奶,课间做完操喝,在家不肯喝的孩子,到了学校和同学一起却喝的有滋有味。我也允许学生在轮到十二点吃午饭的那一个月,带些小点心来先垫点饥。学生们心里都明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情感环境下,即便我有时因为学生的犯错凶狠的批评,学生也很能接受。

第五、群策群力,屡战屡胜,营造共同奋斗的竞争环境

个人不可能完美,但要努力建立一个完美的团队。为了使“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成为学生的共同信念,经常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义务劳动等集体活动,为每个学生施展才华创造一个平台,对学校组织的每次活动也总是群策群力,倍加认真。

去年十月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我们班在体育方面可谓是蜀中无人,但我不能让我们班在任何一个方面失去锐气和斗志,拿不了比赛奖,可以争取在入场式和广播操比赛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团结。在备战运动会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了篮球上的女孩、没有双臂的游泳运动员等励志故事,同学们的斗志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通过他们的努力,在运动会上屡获佳绩,广播操比赛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在学校举办文化艺术节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忙于学习,对这些事无暇顾及,漠然处之,说是自愿,但是过了几天,没几个人参加。我认为学校在举办文化艺术节的时候,正是班主任赢得学生信赖,增加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最佳时机,而一个班级一旦能成为一个顽强的战斗集体,就会屡战屡胜,愈胜愈勇。一天自习课,当同学们都在埋头做作业的时候,我抱着笔记本电脑走进了教室,随着音乐声的响起,同学们都抬起了头,当他们看到我播放的《担鲜藕》的视频时,先是一愣,接着就个个笑了起来,对于这些看惯了周笔畅、周杰伦的孩子们,看到这样的民族舞蹈,就非常好奇,我抓住机会问:我们也排练这个舞蹈,去参加学校的艺术节好吗?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就被我吸引过来了,大家都表示了赞同。我接着又说:可是,纯粹的模仿是不能体现出我们的智慧的,我们可以把它稍作修改啊,大家愿意挑战自我吗?三天之后,由同学们精心策划的节目就出炉了。他们把舞蹈改成了舞剧,题目叫做《读书娃担鲜藕》,先是由十个女生跳了这段舞蹈,接着在舞蹈快结束的时候衔接上轻扬的背景音乐,十个男生上台朗诵一首由他们自己创作的赞美学校的诗。无论是诗的创作、还是音乐的剪辑、具体的排练,全班同学都拿出了空前的团结,经常是利用课余时间反复修改、反复琢磨,尽管大家最后在艺术节闭幕式的舞台上看到的舞蹈已经经过音老师的删改,而且整个时间只有一分多种,但真正的让同学们体会到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让同学们品尝到了参与、团结、尝试的快乐。

人类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一个班级如果只有团结没有竞争,就没有前途。我给同学们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挪威人很喜欢吃新鲜的沙丁鱼。但沙丁鱼在捕捞后到归途的途中,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因此,渔民们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会在鱼舱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的加速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抵达港口。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也告诉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也要学会良性竞争。学生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让学生在各项评比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作到取长补短,为较好地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在班内开展规范评比活动,根据劳动情况、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进行加分和减分,并评出每周之星,分发我亲手签名的小奖状,并奖励学习用品,来激起其他同学的竞争意识。

第六、用“隐形的绳子”让孩子们自律,营造约束的集体环境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明知道努力学习和深造有利于今后的成功,却难以放弃当下轻松自在的生活,难以抗拒能立刻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诱惑。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呢?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为了回到家乡,经受了许多诱惑,他回家的船队必须经过一个神秘的岛屿,岛上住着三个海妖,他们有着婀娜的身姿和迷人的歌喉。任何人听到他们的歌声,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们靠近,就会从心里厌恶他们的家乡,最终被她们勾引到沼泽里杀死。在船队快靠近这个岛屿时,这个人立即用东西塞住水手的耳朵,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捆起来。当海妖们唱起美妙的歌声,他听得心醉神迷,他极力想挣脱绳子向海妖们跑去,但因为有言在先,无论他如何威胁、哀求、命令,水手们都不敢放开他,反而把他捆得更紧。最终,这个人借助绳子完成了自己的坚守。绳子的故事使学生深受启发,我告诉他们,老师就好比是水手,现在必须用绳子来约束他们,于是我就顺理成章地推出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各项校规校纪,并启发学生在此基础上制订班规班纪。其实,平时我也用一根隐形的绳子在紧紧的束缚着他们,我收集了许多许多的励志故事,几乎每天都会寻找时机来教育他们,净化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看来这些故事好像是老师信手拈来,却不知我背地里也是备过课的呢?

第七、家校联合、齐抓共管,营造家校联合的育人环境

有人把孩子比成一只鸟,而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比作孩子的两支翅膀。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制导家长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沟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此,我们班成立了“家长协会”,定期召开会议,沟通信息,商议班务工作,共同制订家长会内容,并通过家长会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还为家长推荐《哈佛女孩刘亦婷》、《孩子的问题在哪里》《卡尔维特的教育》等家教书籍,请家教成功的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家教中有问题的家长提出问题大家共同研究,使每一个家长都明白家教艺术。

总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生活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班级集体里面,他们的内心会感到很平静,会感到很安全,也会感到很快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