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根据自己两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文化建设方面一些得失进行了总结和反思。班主任的言行就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参照系和教科书,他们自己的言语与行为就是伦理与道德课后的作业。笔者利用年会论文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设想会得到更多,对本人的促进也会很大。本文主要从班主任工作的四个角度,用“威严、交流、挖掘、反思”四个关键词做小标题,利用笔者在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和自己的一些工作感悟,从一些实际的例子出发,就班级文化建设谈谈作为一名班主任新手的成长注意点。同时,也是对自己今后工作的新方向作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威严 交流 挖掘 反思 教育
今天我们如何做好新手班主任呢?特别是班级文化和学习氛围的形成。这个话题对我来说,我是一片空白,因为自己还只是一个摸索者。今天能利用年会论文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我想我会得到更多,对我自己的促进也会很大!说实话,作为一位只有两年班主任经验的新手,现在也第一次带完一届毕业班,不敢去谈经验,我就只能挑一些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做法跟大家聊聊吧!
关键词一:威严
记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师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个人觉得班主任的“威严”不是“威风+严厉”,而是“威信+严格”。新手上路时,关键是走好第一步。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走进班主任这一行的开始就注意这一点。记得我接的八年级(6)班的报到那天,除了学校布置的任务以外,其它我什么话也没多说。只是打了个比方:同学们七年级是在一楼学习,八年级大家已经在二楼了,中国人一直很相信芝麻开花节节高,也希望你们能在自己的思想上也能上一层楼!由于第一次见面,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听到这样一句话,很多人都显得若有所思,也算有了一个印象。
真正让学生记得我是开学第一天放学的时候,我站在讲台上总结一天来发生的事,一串报了十几位学生的名字,学生感到惊讶的很。其实自己已经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了快一天了,只怕喊错人,不过这方法对新接班班主任真的很有用,不信你就试试!这会让学生很快记得你,佩服你。我觉得自己在这个班的学生面前有了真正的威信是接手班级的第一次运动会以后。记得运动会上,由于自己班上有学跆拳道的学生,关于入场式的形式,我提出统一训练服入场,学生当即来了劲。几个学跆拳道的学生去借齐了衣服,还排练了动作,每天都到很晚,不过他们就是要我也穿着衣服上。我一直没同意,到了开幕式那天,学生说老师你不穿道服,太没劲了,大家显得情绪不足。没办法,想想这也是带领他们的好机会了,最后自己愣是穿了一套显眼的蓝色道服,腰间还扎了根黑带,硬着头皮上了,轰动到这,效果还真不错,一举获得了校最佳入场式的称号。在这以后,学生见到我,距离感小了,信服多了。我自己觉得班主任最头疼的是组织活动,但也就是在活动中才能与学生们缩小距离,树立威信,需要我们考虑的是怎样抓住时机和如何参与是关键。当自己的威信可以树立起来的时候,在学习和生活上可以逐步进行严格的要求了,但切忌不要磨灭他们的个性。这在今后班主任的工作上要特别注意,一个好的班级文化必须在一个让学生信服的情况下去好好展开。
关键词二:交流
人与人的语言是靠交流才产生的。我觉得在形成好的班级文化和班风的过程中,我们新手与学生也必须在交流中才能一起成长,师生才能和谐共存。关于交流,其实自己也是一个不善交流的人。我个人觉得有这3个方面要注意吧。
1.班主任应有敏锐的观察力,洞悉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需求、学业成绩是一种存在,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也是一种存在,作为交往者的班主任必须从这一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洞悉不同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在施教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记得我们班一位同学吴某,有一天从进学校到放学,共大大小小犯了6个错误,本身他还是值日班长。放学时,学生们都在看我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因为他是班干部,大家想老师应该公平公正一点。我当时可以说心里很火,但当时强压住怒火,告诉自己这个孩子平时在同学和老师之间表现一直不错,而且最近一阶段是像有什么事一样,所以一定要忍住,最后我决定放学后再跟他谈。放学后,我什么都没多说,只问了一句:“你今天回家谁做晚饭给你吃啊?”他回答我说:“回去没晚饭吃,爸爸妈妈都没下班呢,他们一般要到七点半的。”我立即说到:“老师我也没吃晚饭,你就跟我一块吧!”晚上我们便一起在学校周围的小饭馆里一起吃了晚饭,吃饭的时候我只顾让他多吃点,其它什么都没多谈。也许有时候我们不能再把初二的学生当成小孩子了。饭后,他竟然主动跟我解释起今天犯错的原因,把自己对家族内事务的担忧和自己作为借读生的压力都告诉了我,今天犯错其实是想把那些烦恼一古脑儿撒在学校。到此,我发现自己没多发火,但问题也解决了,忽然发现观察和洞悉学生其实真要靠我们班主任的智慧和真诚!
2.班主任要确立平等观念,懂得学生的心理需求
班主任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这种平等,是一种人格的平等,它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作为交往者,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或是理论上知道而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实践,则必然会导致思想教育工作失败。例:2005年12月举行的校艺术节上,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学生,自己参加了一个课本剧的演出,不过自己只是一个拿个帽子的侍从,角色太轻了,心里不舒服,演出排练时发了很多牢骚,大家都觉得排练不成功。我知道这件事后,没有直接找他。正巧自己订的《读者》2005年第21期上有一篇题为《角色》的文章,所述的情况跟现在很类似,讲述的是一位美国小学生在短话剧中只能扮演一个小狗的角色,但最后却是舞台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的故事。于是班会课上,我便把文章读给每一个人听,用了文中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来鼓励学生。那位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老师,相信我,我一定会演好自己这部分的!”最终,通过全体演员的努力,我们班的课本剧《皇帝的新装》获得校艺术节一等奖和最佳表演奖。学生有时候恐怕不要太多的说教,只要我们在他们需要时能有这点一点,也许对他们的帮助会更大!
3.班主任要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善于矫治学生的心病
现在的班主任培训,大家都比较着重于心理方面。欲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对于一些学生的心理疾病,作为交往者的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才能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得到调节,帮助学生解开心头之结,恢复自我,找回自信,从而确定正确的行动方向。例:最近班上有一些学生上网,在论坛上发帖子,其中有一位网名叫“杯盖”的同学上的频率特别高,连续半个月的晚上六点到深夜十一点都挂在网上,作业在十二点以后才完成。他还在网上发了帖子说:“如果我们班主任知道我在上网会怎么样啊?”于是我便进行了调查,也许在班上的一些举动引起了他的注意,作为副班长的他自己来找我了。他说:“老师,您在班上不要查了,那个人就是我!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只希望老师答应我两件事,一不要在班上同学面前讲,二不要在父母面前讲,其他随老师处理了。”当时,作为老师我为面前的学生的诚实感到欣慰,对这样的学生,我想自己要注意处理方法了。我平静的说了这样一句:“你今天能自己来说,我很佩服你的勇气,你的要求我会考虑的,你去上课吧!”事后几天,我到把这件事都放下了,但张某却一直在躲避我,感觉怪怪的。在一次去食堂的路上,我和他走在一起,轻轻地说:“不管发生什么事,你张某还是张某,记住了,事情过了就过了,要的是将来!”当时的他没说什么,在几天后的周记上,他写了这样一段话:“作为学生,我错了,但老师你却能看到我的诚实而不是错误,给我恢复了信心,谢谢老师的良苦用心,我就是我,我会珍惜的!”看完这段话,我感悟很深,为学生感动了。也许平时我们更应该去多想想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工作也会好做的多,感动也许就不远了!
关键词三:挖掘
班级文化建设在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碰到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和老师都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要善于挖掘各自的潜能。
一要挖掘自己。
当前学生难教,困难很多,许多班主任有抱怨。我当了班主任后体会到了,但觉得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
我在《班主任兵法》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够;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所以说: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自己,培养一两个业余的爱好,你将受益匪浅。
二要挖掘学生。
当学生时记得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只是一块泥土,那就把它煅烧成砖瓦;如果你是一块矿石,那就把它百炼成钢;如果你是一块金子,那就让它闪闪发光吧!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是参差不齐的,这是一种正常的正态分布,这虽然会增加我们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复杂性,但这又为我们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创造了可能。我们知道,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在对待差生、中等生和优生培养方面总原则和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工作思路、工作策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又是不同的,如在初一年级这三类学生的分布是动态的,到初二、初三才逐步趋于稳定,因此,初一时期我们工作重点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要向好的方面最大程度的转化,转差工作是主要的,而在初三时期要保优等生,促中等生,稳住差生,三项工作都重要。我们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所在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我们决不能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与不公正对待差生。善于挖掘是我们必须去追求的!
关键词四:反思
管理学上有句术语: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我们的班主任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和管理举措,不断警醒和完善自己,主动接受和听取学校、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以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团结与带领全班授课教师倾心尽力,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形成一种好的班级文化。
当我们面对全班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出现退步时,我们需要反思,找找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当我们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反思,在主客观上找找原因,力戒无所谓,无所为;当我们的工作出现失误或影响了学校大局的时候,我们更要主动提出反思,反思自己的态度、反思自己的行为。
作为一个新手班主任,我有自己的反思:这是一个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教师都会犯的错误:太好面子。我们总觉得教师的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当我们一旦觉得有学生侵犯了我们的权威时,我们就会开始反击。在冲动和激动的场景下,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说出一些伤害学生的话。我们的学生其实很敏感,越是在冲突的场合,做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事实上,学生也是要面子的。而且有时候如果我们多给她们一些面子的话,可能自己会更有面子一点。而一旦当你不能冷静下来时,往往你的言词会伤害到学生,甚至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一旦这种伤害造成了,需要很多时间去弥补。但是,作为年轻班主任,有一点我很困惑。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告诫我,班主任在学生的面前如果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比学生厉害,这样才能树立权威。否则你会发现以后你的班级里就会不断地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教师和学生发生冲突时,即使是学生有错在先,但是在同学眼中总是会多少同情自己的同学多一些。因为这个同学说的做的往往是很多同学想说却又不敢说,想做却又不敢做的。正应了一句话:“看着你好像赢了,却输得最多。”
大相国寺里有一句教育名言:“小孩子如小树枝般长大,枝丫七八,必须砍去横枝,将来才会成栋梁之材。”谁来砍去横枝,谁来修枝打杈,主要就靠我们的班主任,它要求我们的班主任从学生的行为开始进行规范和要求,言传身教,教育他们树正气,名正理,修正果。我们班主任的言行就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参照系和教科书,他们自己的言语与行为就是伦理与道德课后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