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天地>>主题教育>>文章内容
小文章 大智慧
发布时间:2007-12-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常州市第二十四学 史旭敏

一.产生背景

六年之后,重新回到班主任的岗位,这个曾经我那么熟悉的地方,竟感觉有许多不适应,望着这些才跨进初中大门的小学生,既调皮又不懂事,相应的各种能力也不强,语言举止也比较怪,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还是我老了,竟搭不准他们的脉搏了,我该如何去引导他们呢?

偶然,我想到了书,这个人类最好的朋友,…

我爱阅读,书能把我带到精神世界的颠峰,在一气呵成的阅读中,我感受着无与伦比的满足和快乐,而且我还深深地懂得早年的阅读往往给人留下深刻映象,而阅读中所感受的思想震撼和精神享受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

朱永新教授在《我心中的理想德育》中写到,“我心中的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朱永新博士强调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强调把道德的体验,道德的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论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其实许多的文学著作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若你让学生去讨论什么是善,什么是美,还不如去读读等名著,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必然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撞击,学生会把书中弘扬和推崇的道德境界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追求的目标,这种内化的道德力量是其他方式难以企及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统计了一下我班同学家里订阅报纸、杂志的情况,结果令人恐怖,只有14%的同学家里拥有两本以上的报章杂志,而一些只有唯一份报纸的家庭看的是——电视报。绝大多数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课外书,整日被教科书所包围,不少家庭缺乏读书的氛围,缺少文化的含量。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闪过,我要让我的学生也爱读书,在阅读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积累生活经验,诱发人身情感,建设人格精神。

 

二:活动开展

1活动流程:


2.活动说明:

a.    与德育分数挂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读好书的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b.    学生参与活动非常认真,在一些不认识的字上面标上了拼音,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学生还是非常在乎这个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c.    教师的指导作用,刚开始时,学生还不大会选择适合的文章,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筛选,如推荐一些或文辞优美,或寓意深刻,符合青少年阅读的青春美文、哲理小品。

在此之间我们读过,有关亲情、友情、爱情的感人至深的文章,寓言深长关于人生的隐喻的故事;也读过构思巧妙、出人意料、具有悬念的小小说;也向大家介绍过一些名人成功故事、名人逸事;或域外同龄人的故事、介绍其生活与学习环境相关文章。

d.学生关于这个活动的一些想法:

我喜欢读书,而我现在更可以洗耳恭听了,因为几乎每天中午都有同学读一篇有意义的文章,毕竟45个人的力量大过于我一个人的力量,他们大都能找到好多文章,在每天中午与大家分享。本来想写一篇读后感,可是却不知从哪篇入手,《土拨鼠哪去了》、《1+1=?》《一只茶壶》……,我想每一篇文章都能及时补充我一天的阅读量,都能丰富我的情感,增长我的理智,那么我便一视同仁,写下这篇《午餐后的“佳肴” 》

 

在读完书后写一些当时的感想之类的,我本人很喜欢那种畅所欲言的感觉,那于平时写作文时的感觉是不同的,无拘无束,很自在。

 

二.活动收获

a..交流默契

与学生交流达到一种很默契的程度,我们都会用我们之间的语言进行对话,我们知道《春天过后不是秋天》,若光播撒希望的种子,不耕耘,不劳作是得不到硕果累累的秋天,你只有《我现在就付诸行动》,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你还记得那个《南瓜实验》吗?”在刚刚获得年级第一的沈怡的周记本上

我写下了这句话,一定的压力可能会爆发出自己都想象不到的结果。

b.自我教育

  这次辩论赛输了,对我好象是当头一棒,……我不会把输归结于裁判,这是滑稽可笑、自负的,我也不会以我的经验不足来自我安慰,我想别人大都也是第一次,我在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结果是心服口服,但我不会就此放弃……你问,失败之后有什么感想呢?现在一篇文章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里,——《重要的是自己强大起来》,我不喜欢写什么大话,我今后会怎样,怎样目标在我心中,不在纸上。

在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班会课上,同学们谈到要《先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的要求他人,反不如更多地反躬自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尊重自己必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用心珍惜,他人自然会有所感受。当我们不再用眼睛盯着别人,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将尘埃打扫干净,你会发现自己变了,别人也变了,教室的环境也变了。

c.教育老师

今天,同学们说你吃了“火药”了,你的生气,让许多同学都不开心,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和您一样希望班级里的45位同学都是一条心,可这些是要靠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工作是一点一点做起来的,……还记得周科读的那篇文章吗,《赚得是快乐!》,记住,不要再生气了,我希望见到原来那个温和、幽默、善解人意的老师。

这是我的学生写给我的一封信,我已记不清我为什么发火了,不过我会经常会把这封信拿出来看看,告戒自己我的情绪会时刻影响着我学生的心情,我的快乐会给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

 

三.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读书行为,他对学生良好德行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你想学生认真做了准备,在众人面前作了推荐,作了介绍,谈了体会,怎么能不对自己起鞭策作用呢?

滴水可穿石,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关键在于在这不大的力量下,是否有强大的自信心、勇气与毅力去支撑他,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相信靠自己可以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并用足够的毅力去实现他,有志者事竟成,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就看你怎样去发掘他了,以后你再认为力量微薄而选择袖手旁观时,请记住这位可爱的苹果先生的一句话:我仅一人,但不可忽视。

这是学生看完《“苹果种子” 先生》后写的随想,这同样给予我很多启迪,小小的文章,蕴涵这大大的智慧,道德的教育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是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心灵沟通中进行的,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造就了亮丽的鹅卵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