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学期,我担任七年级9班的班主任,开学初我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为本班制定了目标,并且在这个学期,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基本上完成了为班级制定的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下面我谈一谈本学期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得与失以及一些困惑。
一、班主任工作的“得”
培养班级骨干,狠抓班级常规。9月份开学,我让同学们民主选举班干部。因为大家都想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所以为了不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我让同学们说出自己想干的职务,大家投票决定。然后又以座位顺序分了组,各组成员根据本组情况分别推选出本组的学习组长、值日组长、纪律组长,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互相服务、互相监督。目的是让大家共同参与班级事物的管理,培养主人翁意识,共同提高。
此种方法的使用,我教育并教导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使班内每名学生做到了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这样,一支富有生命力的班级骨干产生了。
其次,我本学期工作的重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那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是这样做的:
1.一心向学的习惯: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子;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们灵感的火花。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这些故事都是要告诉我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所以,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
3.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什么是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呢?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这一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一般说来,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但是只要你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正是凭这种“善于思考”的精神,才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
每个同学的学习环境和基础不同,学习的具体习惯和方法也会因人而异,不可简单照搬照搬他人的方法,但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总是共通的。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你渴望成为有志者吗?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在处理问题上有时态度比较强硬,学生接受起来困难;
2.在班级管理上制度的制定还有待细致化,学生的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3.学生的自觉性还不够,责任心不够强,所以班级工作常有疏漏;
4.与家长联系应在加强。
总之,回首这个学期,虽忙忙碌碌,但也脚踏实地,一学期的工作倒也留下了一串足迹,忙碌中感觉充实,辛苦留有回味,成绩固然可喜,但不足也需改进。展望新学年,我仍信心十足,虽然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并不是阳光大道,但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也尝到了付出后收获的喜悦,相信凭着自己积极的工作热情和任劳任怨的精神,一定会给学生一个更美好的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