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2017年江苏省首届公民科学素养大赛决赛拉开帷幕,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杨文可同学获得线下总决赛中学组第一名,并荣获“科学智多星”称号。
“让大众爱上科学、让科学服务大众”,从今年9月初正式启动网上参赛报名,全省先后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答题,最后分别跻身小学组、中学组、成人组前十名的选手个个身怀绝技,我校杨文可同学位列其中,参加了10月15日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首届公民科学素养大赛现场总决赛。
决赛评委大咖云集,有贲德、祝世宁等3位院士以及台湾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等科学家,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徐国华、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研究室主任钟琦等。
中学组率先开场,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终极PK三轮,由视频题、图片题、文字题、现场演示题组成。题目的涵盖范围,既有社会学科又包含自然学科,甚至对新近流行的新发现也有涉及,还有中科院院士通过视频出的现场考题。台上的激烈竞争让现场的观众也随之紧张不已。杨文可同学根据老师赛前细致的辅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科学积累,沉着冷静的现场应变,一举夺冠,捧回了中学组唯一的一个“科学智多星”奖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杨文可同学一直在提升科技素养的道路上前行。她从小就爱看书,勤思考。看书丰富了她的知识,拓展了她的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思考让她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科学原理联系起来。
“罗马也不是凭空建成的”。杨文可进入24中学习以后,学校科技特色教育让她如鱼得水。24中是首批常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科技活动中,多角度全方位地张扬个性、发展特长,使他们的求知态度、情感、价值观得到健康的发展。
学校在理、化、生等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科技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利用趣味科技节、寒暑假科技作品制作等活动创设科技校园环境,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科技素养。全面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正是这种环境的熏陶,杨文可的科技特长日益凸显,七年级时参加第27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获得初中组一等奖;八、九年级分别参加第28、29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均获得初中组特等奖;最近又在江苏省首届公民科学素养大赛中冲冠。
“科学智多星”的奖杯,是杨文可自己努力的成果,也是学校长期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硕果。
让学生爱科学、玩科学、用科学,二十四中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