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名称:《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
影片国家:意人利
导 演:罗伯托•贝尼尼
主要演员:罗伯托•贝尼尼、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上映时间:1997年
片 长:120分钟
获奖情况:第71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音乐3项大奖
剧情回眸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意大利。
影片在舒缓的音乐、优美的田园风光中拉开序幕。基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与他的朋友开着一辆老式跑车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旅程。从乡间来到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上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途经一座谷仓塔楼 时,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从塔楼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多拉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基多立刻对她产生了好感,热情地为她处理伤口,丘比特那个小家伙的箭就在那一瞬间击中基多了。”哦,我的公主,”年轻的犹太人绅士般的优雅风度把姑娘逗笑了。为表示谢意,多拉送了一些鸡蛋给基多,意味深长地目送他远去。
阴云密布的意大利,纳粹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墨索里尼推行强硬的种族歧视政策,基多因有犹太血统,他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鲁乔的工作也久无着落。由于生活所迫,基多只好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他以真诚、纯朴、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
又一次偶然的邂逅,燃起了基多心中爱情的火焰,小伙子开始为姑娘神魂颠倒、辗转反侧,他不失时机地向多拉表达爱慕之情。
多拉是某学校的教师,一天,从罗马来的督学要到学校视察,基多得知后,竞冒充督学来到多拉所在学校视察。校长热情地接待他,为取悦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基多索性跳上讲台施展起喜剧演员的才华,惹得学生开怀大笑,令校长和教师瞠目结舌。
基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鲁道夫要去剧院看歌剧,他也买票前往,坐在楼下的基多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楼上包厢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对基多的苦苦追求并不在意,但是由于多拉讨厌鲁道夫,因此常与基多在一起。鲁道夫一厢情愿地举办和多拉的订婚晚会。晚会正巧安排在基多所在的饭店。基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脱了鲁道夫的纠缠,因此赢得了她的芳心。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酒吧生,姑娘有一个做高官的未婚夫,可他还是勇往直前,终于在姑娘的订婚宴席上,作为侍应生的他骑着涂得五颜六色的高头大马把姑娘接到了他的摆满鲜花的小房子里。多拉不惜跟父母闹翻,离家出走,嫁给了基多。
婚后,好事接踵而来,基多梦寐以求的书店开业了,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祖叔华。基多闲来无事时常和儿子玩游戏,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一天儿子看到”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样,儿子十分不解,问父亲:为什么?
怎么回答孩子呢7战争可以说是战争狂人们玩的游戏,但对于孩子来讲,却是真正的灾难,怎么能告诉他因为他是犹太人就必须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怎么能让他幼小的心受到如此的打击?
父亲对儿子讲:“别人不喜欢啊,就像前面的商店不喜欢中国人和马,而再前面的商店不喜欢印度人一样,别人不喜欢你有什么办法。你不喜欢什么?”
儿子说:“蜘蛛!
父亲说:“我不喜欢野蛮人,明天我们在我们的书店写上蜘蛛和野蛮人不得
入内。”
可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在祖叔华5岁生日这天,纳粹分子抓走了基多和祖叔
华父子,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在挤进如沙丁鱼罐头般拥挤不堪的火车
里,爸爸对儿子说:”我说要在你的生日给你一个惊喜,看,这就是了,我带你
做一个游戏,一个真正的游戏,如果我们赢了,就可以得到一辆坦克,一辆真正的坦克。”当多拉和祖叔华的外祖母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只见人去楼空,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她虽没有犹太血统,但她坚持要求和丈夫、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母亲走到了纳粹的办公室,对那个纳粹分子说:“让我也去!”
“女士,你不是犹太人,你可以不去。”
“让我去,让我和我的丈夫、我的儿子在一起。”母亲厉声地说。
纳粹分子同意了。
多拉被关在女牢里,儿子与爸爸在一起,基多为了不让儿子受到战争和死亡的威胁和恐吓,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的阴影。父亲费尽了心思。当纳粹军官找翻译,给大家讲集中营的纪律的时候,不懂德语的父亲急忙充当翻译,他怕别人将真实的情况讲出来,吓着孩子了,军官一边讲着纪律,父亲一边”翻译”着游戏规则。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基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多拉报平安,一面保护和照顾幼小的祖叔华,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基多的话信以为真,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呀!每天都是干十分重的体力活,累得不堪的爸爸回来时还是要做出非常轻松的样子,给儿子讲.“我们今天积了很多分了,我们领先了”,然后将自己省下的干面包给儿子吃。
儿子不能忍受这样恶劣的环境和枯燥的生活了,他毕竟是小孩子,他要回家了,不想做游戏了。父亲同意了,他说:“好吧,我们回家吧,虽然我们目前的分数是第一,大大超过了别人,可是我们退出了,我们不想要那辆真坦克了。”
儿子心动了:“我们真的是第一吗?”
“那当然,”父亲说,“我们让他们捡个便宜吧,我们不要坦克了,我们不想驾
驶它了.我们要回家了。”
“哦,爸爸,外面下着雨,我怕得感冒呢。”儿子转身向屋子里面跑去。
祖叔华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基多以游戏的方式没有让儿子的童心受到任何伤害。
当胜利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父亲抱着儿子,开始逃亡,虽然四面都是纳粹军队,父亲将儿子藏在屋外墙角边的一个废弃的柜子里,千叮万嘱,无论发生什么一定不能出来,熬过今夜就可以得到真坦克了,然后开始四处寻找妻子,他一遍遍地叫着妻子的名字,一个个人地问妻子的下落。不幸发生了,他被纳粹发现了。
纳粹分子押着他经过儿子藏身的柜子,他做了一个最让人难忘的鬼脸,然后滑稽地、潇洒地大踏步地走向前方,还向儿子的方向挥挥手。他清醒地知道他是在走向死亡,可是为了心爱的儿子,他无所畏惧,他要让儿子相信这是一场游戏,他们马上就要胜出了。他被押到了一个角落,两声枪响。伟大的父亲终于坚持到了最后,一个善良的生命消失了。
第二天天亮了,四周静悄悄地,看不见一个人影,祖叔华从铁柜里钻出来,站在院子里,只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儿子睁大了眼睛,他的嘴巴也合不上了:来了一辆坦克。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对他说:“孩子,我们胜利了,盟军胜利了。”祖叔华面对坦克,喃喃自语:“我真的赢了一辆坦克”!
凯歌开始奏响,儿子戴着头盔,雄赳赳,气昂昂。在回家的路上,“啊,妈妈“,孩子在被解救的人群中发现了妈妈。他从坦克上下来,与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妈妈,我们赢了1 000分,真高兴!这一切都来自爸爸的赐予!我们可以坐坦克回家了!”
案例点评
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由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它以“二战“为背景,用极富喜剧色彩和游戏精神的叙事语言讲述了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温情故事。片中的音乐、色彩富有地域特色且不失感伤浪漫的复古气息,张弛有度的欧陆风格.常常会挑动听者内心的反思与共鸣。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尼科拉•皮奥瓦尼创作出画面与情节所需的大量音乐元素。它们在片中以情节描述、反衬等形态出现,并多次变换节奏与配器。《美丽人生》在音乐处理上以小见大匠心独具。华尔兹、康塔塔等多元风格的音乐与影片剧情严丝合缝的搭配,以及表现出颇有品质的生活,又在灵活的交替转换和情节的巧妙设置中对影片诸多元素进行解构。这些音乐段落成就了一部令人笑中带泪的影片,成为构筑影片风格不可或缺的成分,也为尼科拉•皮奥瓦尼赢得了第71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大奖。
电影《美丽人生》这是关于”二战”期间迫害犹太人的一部影片,从主题上看,无论如何都是不该用喜剧手法表现的,没有真正接触过这部电影的人是对其质疑并且反对的,认为这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然而在你真正观赏完之后,你的心却在喜剧的氛围里沉重起来,着实体验了一种残酷和美丽交织着的洗礼。可以说,这部影片没什么轰轰烈烈的场面,也没什么豪言壮举,虽然它关系着一场很严肃的人类战争。也许在一场战争过去若干年后,人们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真正地思考它。意大利”国宝级”人物罗伯托•贝尼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超越对战争一般意义上探索,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视角自编、自导、自演(他的妻子也是主演)一部优秀的电影——《美丽人生》。以极为乐观的态度讲述了一个极为悲惨的故事。该片获得包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在内的28项国际大奖,影片在戛纳电影节试映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长达1 2分钟之久,据说个个都是含泪步出影院。
在电影《美丽人生》中,为了天真无邪的儿子免遭心灵伤害,作为父亲的基多用谎言编织了“美丽人生”。通往纳粹集中营的漫漫路程,被基多解释为一次儿子期待已久的野营,一份送给儿子生日的神秘大礼。而纳粹集中营种种折磨人的花样,被基多解释为一种充满巨大悬念和诱惑的积分游戏。谁最先拿到一千分,谁将得到一辆真正的坦克。纳粹集中营在基多儿子的眼中,变成了全世界儿童都思慕不已的迪斯尼乐园。
这部电影的技法其实很平实,没有多少技巧可言,实在要说的话,那就只有非常传统的对比了。导演罗伯托•贝尼尼时刻都没有忘记对比,影片前半部与后半部叙述的格调,不明世事的孩子和面对战争的成人,战争和游戏,喜剧手法与悲剧思想等等。他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刺你的心上最不经刺之处,一遍又一遍地强迫你的大脑去跟着他思考,让你没有办法不掉眼泪。这绝对不是一场悲剧,从一开始基多搞笑的出场就可以看出导演想营造一种喜剧的氛围,而基多在追求多拉时种种离谱的举动,特别是冒充从罗马来的督学在课桌上跳起脱衣舞的情节将喜剧的因素加强到了闹剧的程度,有趣的场面甚至不断贯穿在集中营里,就是基多最后被押走处死时,出现在躲在铁柜里的祖叔华面前的也是一个扮着小丑夸张模样的爸爸。以喜剧的手法表现一个如此感人的故事而在某种意义上削弱电影的思想性,貌似编导是在媚俗,迎合现实的观众,其实不然,这样的处理,不让观众沉溺在表层的感动上,而是赋予它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思想。
喜剧是什么7用戏剧的概念来阐述,它是以一种讽刺、幽默、夸张的方式通过丑陋、庸俗、落后的事物的自我暴露来显示其荒谬性。鲁迅形象地称“喜剧就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在美学上它表现为美对丑的压倒和征服。影片为什么要以这种喜剧的手法来描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7我想导演的最终用意是为了表现更深层的思想,为了不让观众再沉溺在浅层的感动上。基多不仅让儿子,同时也是让自己相信:一切噩梦都只是暂时的,最后的胜利终归属于我们。即使在集中营里,基多也始终笑声不断,因为他有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念,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
描述“二战”的影片很多,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却虚化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它仅仅从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中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集中营中的悲惨生活。别具匠心地从对一个犹太民族的个体在”二战”中的历程,去剖析一场战争。同是战争主题,罗伯托•贝尼尼却让它来得更为轻松、更为温情、更为感人。同时,乐观的基多让我们懂得了只要有爱和希望,那生活最终就是美好的。影片的结尾祖叔华终于看到了真正的坦克,这便是父亲给他的战利品。导演借此表达了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热爱生活的人们的主题。我喜欢《美丽人生》这样的剧本,它在反映历史的同时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懂得应该怎样生活。
它告诉我们战争是什么样的: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儿童:告诉我们面对一切不幸而又无法拒绝时,那么就当它是一场游戏吧,是游戏就会有终结者来结束它:告诉我们战争就是一场游戏……而这并不是全部。
该影片是对”积极心理学”的最好诠释。积极心理学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影片中在最临近死亡的地方,在地狱的最深层,主人公基多从未放弃他的乐观和笑容,他的热情仍然鲜明,在这场荒谬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中从未因此而褪色,并且温暖着他的亲人、他的爱人以及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基多和多拉穿越家庭背景不匹配的藩篱,经过战争的考验.乐观、勇敢、幽默的基多用生命兑现了他对多拉的爱情。他在追求着、幸福着。
集中营中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丝毫没有减轻基多对多拉的爱和热情,基多每天都在寻找机会,终于有一天,基多趁广播室里没人.打开喇叭,激烈的情感通过简短的话语传到集中营的每一个角落,其中在某个角落劳作中的多拉用心收录着这挚热的爱情,眼泪夺眶而出。他用他的智慧向他所爱的人表达着爱、乐观和坚定的信念。
爸爸和儿子被纳粹强行送到了集中营。在挤进如沙丁鱼罐头般拥挤不堪的火车里,爸爸对儿子说: “我说要在你的生日给你一个惊喜,看,这就是了,我带你做一个游戏,一个真正的游戏,如果我们赢了,就可以得一辆坦克,~辆真正的坦克。”集中营的每个折磨和痛苦,父亲便告诉儿子这是游戏的需要,如果不坚持,就输了。在挫折面前,他接纳并抱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一个美丽的谎言带给儿子美好的期望。
在大踏步逼近死亡的威胁下,在四栋灰色的集中营围墙的包围中,这位父亲,运用他最大的智慧来保护他的妻子和他的儿子。他面对死亡的乐观和豁达,他的自我激励等,都给妻子和儿子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力量,这就是爱的力量。
最难能可贵的是,男主角的一家让我感受到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能够感受到而我们却经常忽视的那一轮温暖的阳光。你难道不能说父亲对孩子说的一切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谎言吗7在这个世界最灰暗的时候,父亲没有像我们一样失去希望,他用自己执著的爱抚慰了妻子,用美丽的谎言安抚了孩子,最终自己却献出了生命.而孩子还沉浸在赢得游戏的兴奋中,他不但成功地拯救了妻子和孩子的生命,最重要的是他没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灰暗,让孩子始终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幸福的奥秘究竟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朋友们,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我们的生活呢?我们应该怎样去迎合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呢?我们应该如何去享受我们这个美好的人生呢?我想,我已经有答案了……
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这不正是《美丽人生》要回答的问题吗?《美丽人生》却让它来得更为轻松、更为温情、更为感人。《美丽人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懂得应该怎样生活。
感谢生命、珍爱生命。感激自己健康地活着,感激自己是自由的,感激自己还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感激过去他人赠予我们的一切。感谢生活——我们有如此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