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色教育>>生命教育>>文章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07-12-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

一、       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时代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调查问卷》。本问卷主要涉及压力来源及程度,考试焦虑、人际交往(包括与父母师长及同伴)影响因素、意志品质帮助建议等。在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初,我校对全体七年级学生施测了这份调查问卷。本问卷实发566份,回收有效卷458份。结果:

1.学生中目前最大的压力来源是学习(60.11%)、身体健康(17.61%)、同伴交往(10.61%)、父母师长(7.73%)、情绪控制(3.94%);

2.学习压力的程度较大(48.08%)、轻(35.26%)、很轻(9.78%)、很大(6.88%)。学习压力的来源是父母(38.24%)、同伴竞争(21.48%)、老师(19.06%)、其它(1115%)、社会就业(10.07%);

3.心理有烦恼时主要向谁说中:朋友(32.90%)、同学(20.30%)、父母(18.72%)、不说(14.55%)、网友(10.18%)、老师(4.25%)

4.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是看课外书(23.32%)、运动(17.05%)、电脑或上网(17.04%)、看电影电视(14.62%)、交友(11.31%)、电子游戏(9.58%)、其它(7.08%)

5.你所了解到的社会环境中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42.83%)、黄赌毒(27.61%)、暴力(17.78%)、其它(8.73%)、封建迷信(2.05%)

6.作为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考试焦虑,但尚不显著;意志品质较好,可能确实很好,也可能存在文饰效果。


二、分析报告:

    学业压力是源于学业环境中、超出学习者应对能力范围的任何物理刺激和心理需求,它作为中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对学生的适应和成长都产生重要影响。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采取积极应对的预防措施,解决中学生学业压力过高、负荷过重的现实问题,提高其学习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对于那些已严重影响学业和生活的学业压力不适者,要加以必要的心理干预。而学业压力在初中阶段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采取有效的缓解预防措施将有更积极的意义。

    心理健康素质是根据心理科学的进展、根据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时代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这一概念提出并被立为国家教育部课题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旨在从健康素质的角度去考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入手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它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积极心理学在上个世纪末由美国的塞林格曼等提出并兴起。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从活动中学习接纳自我、控制情绪、抗压能力、相处之道、规划未来、挑战问题等心理健康知识,从活动分享中不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在学业压力较重的中学时代,尤其要培养学生较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主抗压能力。

(2)    同伴教育

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以及调查结果中心理有问题时主要向谁诉说中,选择朋友(32.90%),同学(20.30%),所以可以充分开展同伴教育。同伴教育即把一些较难沟通的问题(例如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或与老师、家长的冲突如何处理等),先与一小部分理解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交流,然后再由他们以同龄人的身份与伙伴们私下分享。还可在每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平时大家有小烦恼或小困惑可以先向他咨询,心理委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推荐给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咨询。对于反映较多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还可作为团体辅导的内容,形成良性的互动。

3)校园广播:

我校的校园广播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平台,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深得学生的喜爱,我们可以每周在广播中添加一则心理小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悄悄成长起来,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校园网:

调查显示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42.83%),说明学生从网络上了解了许多片面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东西。而网络确实已成为当今中学生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了,堵不如疏导、引导,我们可以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开辟心理健康园地,把正确的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展示给他们,引导他们学会比较、选择,让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平台,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5)设立心理咨询室:

可以用一个诗意点的名字,这里接待这样一群人:①有问题愿意主动来找老师谈心的同学;②老师觉得他需要帮助推荐来的学生;③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不良或希望换种方式沟通的学生等等,主要解决一些比较有个人特色的问题。让一些比较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得到及时的解决。

6)心理健康讲座:

在一些关键期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如对刚入中学的新生,可以辅导他们调整心态,制定初中三年规划,以及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对刚升入初二的学生,要辅导他们学会如何抗压,因为初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的关键期之关键,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他们自我意识、自尊心都很强,在学业、行为上都渴望独立、自主;而他们又未真正成熟,非常敏感、脆弱。因此,很容易受到挫折,承受比其它年龄段更大的挫折压力。对于初三的学生,可以给予初步的职业规划启蒙讲座,介绍他们初步认识各类职业及其基本要求,让他们明确职业准备与择业的关系,逐步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还可以通过各种讲座向学生提供可借鉴的人际策略、情绪调节、自我规划与发展、如何应对考虑焦虑等有效信息和方法。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而目前家长教育孩子的现状大致可分为三种(1)有想法,有办法(2)有想法,没办法(3)没想法,没办法,而且第二种家长的比重较大。因此,笔者以为学校可以更积极的解决这个问题,开办家长学校,配合学校教育,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讲座,让家长能更理性地分析孩子的现状,少一些抱怨和指责,多一些鼓励和引导,和孩子一起制定短期目标,规划长远未来,并成为自始至终的督促者和帮助者,在家庭中营造平等和谐的气氛。在笔者做的几例家庭亲子矛盾咨询案例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在家庭中沟通方式非常重要,父子或母女间有很深的感情,由于不良的沟通方式,导致亲子关系很紧张,从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业、性格发展,甚至家长的工作。通过几次心理咨询,亲子关系有了改善,相互学会了良性沟通,明显地促进了孩子的学业进步和性格发展。家长学校还可以定期向学生家长推荐好书,对于有兴趣的家长,学校可以组织家长沙龙,相互探讨,扼杀问题于摇篮中。

(三)   社会环境

对于社会环境,我们与家长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理性认识社会,在这儿堵不如疏,况且社会环境围绕在我们身边,也无从堵。相信学校和家庭紧密联系,努力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素质,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是从根本上抵御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中学生养成心理健康素质,使每个中学生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作为个体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包括身与心、德与智、情与理、言与行、识与能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每个人的和谐发展乃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条件。因而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为胡锦涛同志提出建立和谐社会服务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