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漠视生命的现状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物)生命的暴力。比如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浓硫酸伤熊事件、天津医科大学生马晓明杀亲案件、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二是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自杀。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的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不难看出,暴力事件的两个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必然相伴随着对他人(物)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视他人(物)的痛苦。
二、残害生命的归因
其实,这种暴力现象不独见于中国大陆,在国外也很常见。青少年自杀、杀人的年龄层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其心态却是越来越不在乎了。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家庭、学校教育奉行成绩至上原则,对学生的生命关注不够有密切的关系,更与社会大环境价值准则的迷失与暴力文化的泛滥直接相关。在这种糟糕的氛围中,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压抑的情感终有一天会以不可预料的形式发泄出来。
三、关爱生命的教育功能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教导学生尊重自己和别人,是我们目前教育最急迫要做到的事,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事。
我们呼吁重视生命教育,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理性教育,却忽略人文教育之不足。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提倡生命教育在于使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后,知识技能可以对社会有用,而不是拿来作为戕害社会的工具。
暴力问题,是国内外倡议生命教育的主要社会背景。防患未然之道在于正面人生观的建立以及家庭社会的互爱互助。
四、关爱生命的家庭功能
从家庭教育来说,父母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大文豪老舍说过,“父母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老舍的母亲善良、豪爽,养成了老舍自强不息、对人热情诚挚的品格。尽管很多父母也知道被尊重的孩子才会自重自爱,但是有多少父母肯放下手边的工作,关掉电视,蹲下来,平视儿童的眼睛耐心地听他们说话?所以,当你的孩子漠视你、不尊重你时,首先要反思你自己的行为方式。
五、关爱生命的学校功能
从学校教育来说,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尊重自己、同情他人,培养同情心的感受非常缺乏,以至于学生对社会上的人情冷暖、生活百态完全不能理解,更不要说体会。不理解、不体会别人的疾苦,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就是冷血。因此,学校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对学生进行“做人”与“尊敬他人”的教育。
六、关爱生命的社会功能
从社会教育来说,作为生命教育的大环境,只有当社会环境越来越承认教育应该是个性化教育,而不是整齐划一的统一性教育时,我们的学校才会鼓励学生去挑选适合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作为生命教育补充教材,而不是安排那么多的考试。那么,或许现在弥漫在我们周围的挫折感和无助感就不会这么深,自杀率就不会这么高。当然,对日渐泛滥的暴力文化必须遏制,给孩子一个清洁的社会环境。
七、关爱生命活动设想
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主题活动可开展系列的专题,如: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应对逆境、走出伤痕、爱与被爱、创造辉煌,以生命为线索,层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