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的统计表明:犯罪低龄化日趋明显,青少年犯罪以两位数的比率逐年攀升。这已清楚地表明,当代青少年的素质的确成了一个普遍的严重问题。究其缘由,生命教育的缺失是为一大要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当今青少年整体素质教育中寻求答案。其全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1.家庭教育:家长普遍忽略生命教育,他们把对孩子的爱极大地物质化、金钱化,尽其所能地单向性给予,从而使孩子把被给予当作天经地义的必然,觉得一切都轻而易举,不被给予反倒使孩子下意识地感觉是不正常的了,因而不懂得珍惜敬重与感恩回报,渐渐地不把父母、物质、金钱甚至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当回事,更谈不上关怀他人、或在乎他人的感受与生命,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一切,走向错误甚至犯罪的道路就不可避免了。其次,父母对孩子过度关爱、过度保护,使之从小养成自我中心、习惯随心所欲的心理状态。这种孩子的适应环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都比较差,遇到困难与挫折,会产生无力无助感而导致轻易放弃,有时包括自己的生命。
2.社会教育:在大量的现存暴力文化中,充斥着反向生命教育,如:在不良网络游戏、动画片、影视剧中,动辄你死我活地玩命打杀,渲染死而复生、来世报仇,让单纯幼稚的孩子们误以为死亡算不了什么;各种生死畸恋的流行歌曲疯狂地颂扬什么死了也要爱,人生只是为了潇洒走一回,单等来生再续情缘,超女PK复活比拼等,使青少年们不把生命当回事;形形色色的鬼怪妖魔、狐仙剑侠小说在校园里泛滥成灾,学生们对这种恐怖文化既畏惧又迷恋,久而久之,弄得神魂颠倒、人鬼难辨,一方面害怕死亡,同时又觉得死了无所谓,从而不珍惜生命,导致迷失人生。据调查,青少年们“投胎再生”、“来身转世”的迷信概念,80%来自于不良社会文化。
3.应试教育:学校里用分数考试来替代生命教育,“一分决胜负,一考定终生”的现实校园生活,从小到大十多年的应试教育高压,把分数考试抬得高于一切,孩子们就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次要的地位了。当成绩不佳或考试失败时,他们就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有的自暴自弃,甚或自残自杀。现行的应试教育中,过于偏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做人的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生命教育,长期繁重的作业、大量枯燥的考试,使得莘莘学子们厌恶学习,又无法摆脱学习,渐渐地厌弃人生,有的最终放弃自己的生命。
4.自我教育:由于前三个环节中生命教育的疏漏,特别是还存在着种种反向影响与不当侵蚀,青少年们难以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而家中、学校里和社会上又缺乏心理辅导机制,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其素质就难以提高。不懂得自我教育,就不知道怎样去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控制与自我平衡,当然无法自我改进、自我解脱,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或陷于困境时,就可能采取自我了断的办法一死了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其具体作法如下:
首先,要改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同其它工作需要资格证一样,要当好家长,更需要合格的资质。一是在校园内开设父母教育学及生命教育学的课程,使青少年们提前懂得家庭、社会责任、生命的伟大美好,学习将来如何作称职的家长。在社会上也应该普遍举办家长素质教育学校,使准备为人父母者接受科学的家庭素质教育,学会如何从小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情感培育、理想教育与心灵沟通,以预防为主,把握好言传身教,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素质能得以提高,长辈彼此尊重,共建和谐家庭,给孩子一个温馨互爱的成长氛围,孩子就会理性地对待生活,热爱自己的生命,也会珍惜自己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
其次,要净化社会文化:明确道德衡量标准,检讨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监管立法,弘扬传统文明精华,给青少年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同时还要改革现行应试教育教育体制,大力推展素质教育,包括系统的生命教育,培养提高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第三,开展生命教育,切忌走应试教育的套路。简言之,所谓应试教育实质上是被动教育,或可称之为告知教育。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们生命多么重要,生命多么美好等,实际效果是不会好的。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有实效的生命教育呢?必须用素质教育的方法,即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目的,通过认知、实证、欣赏、讨论、对比、反差、体验等启发的方式,引导孩子走进科学的生命教育天地。这里要以提高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为主导,加上理想教育、赏识教育、感恩教育、磨难教育、挫折教育等方法,促动学生们自己去体会、比较、感知,由浅入深地探索生命的价值;还要使他们认识到人生百态,时势万变,作好面对起伏成败、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常十之八九的种种思想准备;从学会自重自爱,到懂得如何自我克服挫折感与无助感,培养自强不息、刚柔相济、及面对困难失利时百折不挠的成熟性格;在实践中一步步地体认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可爱,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与自身的社会价值,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家庭更美好,为社会的和谐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