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色教育>>生命教育>>文章内容
对开展生命周的几点感想
发布时间:2007-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凤娣

世上最宝贵的是生命,人最宝贵的也是生命,只有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有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勇敢的精神和自信的品德。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别人的生命, 从而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因此,我觉得开展生命教育意义巨大。

第一,生命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着重大意义。它能唤起青少年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意识。首先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其次由己及人,由人及物,从真正意义上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了解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了解自身的身体和发育的特点。了解自己生命的成长息息相关的人们和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还要学习和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形成正确的认知,正确的态度很情感,掌握基本的技能,最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第二,生命教育对于丰富青少年生命的内涵有着有着重大意义。青少年学生处于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冲突是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主要面临的成长课题,顺利地解决这个危机,会使青少年变得更加成熟和社会化。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自我认同感较好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体验到较强的自尊和自信,热爱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而自我认同感较差的学生,却常常体验自卑和沮丧,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被人排斥,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模糊,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和体验开始丰富了、深化了。他们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生命,而且感受着社会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他们不断地在内心追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何在?他们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对生命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理解。而生命教育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关怀学生的生命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关怀和尊重他人的生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生命教育对于健全青少年人格有着重大意义。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心智健全的人去努力,很难想像,一个对自己或他人生命漠视的人,会成为社会的饿栋梁。对生命的理解、珍爱、关怀、敬畏与欣赏是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这三种关系中得以体现的。生命教育则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生命历程中的这三种和谐关系。

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身体是人的自然自我,心理是人的精神自我,我们既要重视精神的生命,又要重视自然的生命。生命与自我的和谐,是指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人对生命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内心的自我信念,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个体,往往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信念。生命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生命安全、生命关怀的意识和技能以及生命成长的反思能力、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积极探索精神,等等,使之心智不断成熟,建立个体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个体生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自然人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社会人。人的社会化是生命历程的社会性基础,个体生命融和于社会之中,生命才会有意义,生活才会更精彩。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是学会与人相处,二是学会生存。

学会与人相处是一种生命智慧和伦理规范。学会与人相处,首先要学会关心、学会爱,包括关心弱势群体、伤残孤寡老人。有了关心、有了爱,就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就不会伤害他人的生命。目前不少校园暴力事件、伤害事故从反面给了我们以警示。其次要善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的心情与感受。再次是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并在与人为善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例如,帮助小学生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等,帮助中学生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学会应对敲诈、恐吓等应激事件的技能。

学会生存。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我们既要让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更新,让生命不断顺应变革的社会。又要增强学生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意志力,要让青少年学生珍爱生命,远离黄、赌、毒,预防艾滋病,以及应对突发灾变的能力。

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界养育着人类的生命,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进而理解个体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懂得关心人类的危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世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地球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与人文精神背离的单向度的科学知识增长,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常紧张。科学知识作为工具理性,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借助于科学知识,人“不仅支配着他身体内的物质力量,而且还支配着自然中的物质力量,并能利用这种力量。”当人过度地利用自然的物质力量,就会破坏自然,自然就不再是人类的“母亲”,而是成了人的奴隶,人不再是自然的伙伴,而是自然的主人。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不断恶化,最终也将导致人类的毁灭。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是为了让人的生命活得更加健康与美丽。

青少年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三种关系,才能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