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色教育>>生命教育>>文章内容
生命教育之我见
发布时间:2007-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文娟

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学校现有“非常青春话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关注禽流感”等专题,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整体规划生命教育内容,健全生命教育制度,逐渐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环境、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下面我就推进的策略、实施办法两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推进策略:

1.落实专题教育课时。开设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非典、预防禽流感等专题教育。

2.加强合作和交流。学校可以和卫生、妇联、计委、血站、红十字会等部门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生命教育.

二、实施途径

(一)统一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把生命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将生命教育的内涵具体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尊重生命、管理生命,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得到尊重与欣赏;正确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增加自信。

(二)采用正确的实施方法。

1.学科渗透。将青春期教育等生命教育内容整合到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生命教育素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是自己的身体变化,了解人体的器官及功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2.专题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

3.依靠家长和社会,形成理想的教育氛围。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增加对孩子行为、情绪、生活规律的关注,并及时与学校沟通,以便共同研究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多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陶冶情操,调节心理。

4.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整合各种青春期等专题教育,开发生命教育类校本课程。

(三)加强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作为教师,首先应培养对学生及教育事业的热爱,因为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原动力。如果教师不培养对学生及教育事业的热爱,是不能从深层次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与热爱的。其次,教师应具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生命发展的自我成长机制。“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教师应以满腔的热忱提供自己的生命经历,与学生共同分享生命的智慧与感动。再次,教师要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教师的核心任务是独立地、不断地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新的内容,以充实生命的意义,以便有资格照料好学生的灵魂。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应在认知、情感与技能方面改善自己,愿意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与体会,通过人格的感染,使学生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喜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