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地理课堂 激发思维碰撞
——记《初中地理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活动
10月8日上午,《初中地理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E学习教室组织了一次市级的听评课活动。该课主题为《地图三要素的案例运用》,本课由课题组长蒋奕珺开设,邀请了市地理教研员刘霞老师和市区多个学校的地理教师参与,共同围绕“如何有效的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话题展开研讨。
整堂课蒋老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小企鹅作为活动情境的总线索,分别设置了“寻找动物园”、“查找企鹅馆”、“定位企鹅馆”、“拯救小企鹅”等活动环节,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利用平板电脑完成一系列活动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依次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判断方向;在电子地图上估算比例尺和实地距离;在不同地图中利用图例。在学生完成活动后,通过平台展示,蒋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完成结果,找出存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除了创新的活动设计外,本课还创造性地使用了prezi软件制作课件,丰富了学生的视听感受。学生在平板电脑的操作中,利用“地图”软件,发现不同的行驶路线,同时在屏幕上进行推送,充分展示学生个性,也反映了信息时代对学生的新要求。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激烈讨论,在肯定课堂的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外,也提出对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要注意合理引导,师生的互动要再增加一些。同时在大家的研讨下还迸发出了更多好的想法,如利用百度地图进行拓展活动;设计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拓宽生活中对图例的应用等。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在每一个课堂活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的,首先需要我们教师有一股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精神,我校全体地理课题组成员坚持以创新为己任,不断改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文/蒋奕珺 图/周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