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中小衔接,关注阅读——记觅小与二十四中语文组第二次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0-05-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
 








 

      中小学语文教学异同及衔接问题的探讨产生已久。它既是一线老师们急需了解的问题,也是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同属基础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如何找到小升初语文教学上的跨越,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的语文学习?继去年12月份两校对六年级语文教学教材进行探讨后,5月19日下午,觅小与二十四中语文组第二次联合教研活动如期在二十四中进行。
      此次活动老师们对七年级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两位授课教师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提供了很好的课例。觅小的陈迎春老师给七年级(10)学生执教的是《走近大师——季羡林》。作为课外阅读,陈老师的课容量大,材料精心选择,很好地处理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学生从“一脸茫然”到“一脸收获”,对季羡林的为人、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二十四中的梁增红老师执教的是《药香如蝶》。梁老师轻拢慢捻,文火慢熬,在读、评、写中牢牢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熬出了语文味,书卷味和人情味,通过语言文字,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交流研讨阶段,老师们结合两节课就中小学语文教学异同及衔接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或分析课堂的教学现状,或提出自己的困惑思考……大家畅所欲言,在碰撞中达成共识:1、增强延伸意识。课外阅读的目的最终指向课外,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老师,都要在把握好年段目标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做好教材对接、学生能力对接的平稳过渡。2、增强审美意识。如果不能向学生传达语文之美,语文教学就变成了简单粗糙的字词教学,必然显得贫乏、苍白。老师们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审美情操和审美想象的同时要多学习,不断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提升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来自钟楼区教育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