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一学期来,经过专家的热忱指导,通过课题组负责教师的精心组织,
一、调整机构,使课题有序进行
为了使该课题能有序地进行,成立了以课题组长为组长,相关成员为组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同时针对数学组青年教师多,积极性高干劲足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及时调整机构,增加了课题组成员,负责一些相关的事宜。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为了使课题研究服务于课程改革,课题组利用各种形式,认真学习《走进新课程》、《教师如何做研究》、《新课程怎样教》等,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
三、抓落实、求实效
课题组将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常规检查中,加强过程的管理,注重课题的推 广和资料的整理、积累。学校领导、课题组成员深入到班级,对活动的开展作具体的指导。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讨、整改、提高,讲求研究效果。
天道酬勤,经过一年潜心的学习和研究,本课题组成员教师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主要如下:
获奖及发表论文
数学新课程改革—我的实践与思考——戴黎军 市年会一等奖
创设活力课堂 风景这边独好——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反思——徐慧 获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警惕新的灌输——徐慧 发表于《时代数学学习》
情境教学的点滴体会——徐慧 发表于《课程与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徐慧 省三等奖
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徐慧 发表与《课程与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唐湘琴 发表于《课程与教学》
培养反思习惯 提高反思能力——唐湘琴 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
《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反思的实践与探究》——唐湘琴 省二等奖
数学实验教学的点滴实践——周晓燕 获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实践与探索——周晓燕
省三等奖 市年会三等奖
《浅谈培养学生课内自主学习的能力》——黄如玉 市年会二等奖
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行动策略——吴敏浚 获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获奖课件
周栋 《生活中的平移》 省一等奖
唐湘芹 《为什么是0.618》 省二等奖
戴黎军 《平面的密铺》 省二等奖
吴敏浚 《角》 省三等奖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在研究中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包括一些细节的问题,一段时间要重点解决1—2个问题,体现研究的序列化。
2、进一步在研究课教学中恰当地实施活动,并把握好操作过程的“时”、“量”、“度”,并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课扎实地掌握课堂知识,通过课堂知识的所实掌握促进活动课的进一步开展,做好优势互补工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尽最大可能将研究课实录形成精品,并努力对研究课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和改进,将学生的活动资料形成光盘或VCD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