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我校联合集团校开展课题和成果交流活动,聚焦教学成果奖申报要求和教科研能力提升,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与集团办学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与课题中期汇报。活动特邀常州教科院规划办王俊主任、黄天庆副主任全程指导,为集团校成果整合与课题研究注入专业力量,助力教师明晰研究方向、深化科研实践。

专家引领明方向,理论案例强根基
活动伊始,王俊主任与黄天庆副主任分别就“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区域模式研究”及“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系统方法”展开专题指导。
王俊主任结合多年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经验,对集团化办学的区域典型模式(如名校领衔、学区联盟)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分析了各模式的实施成效与现存问题,最后给出优化建议。

黄天庆副主任则聚焦 “课题选题的精准性、研究目标的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适配性” 三大维度,系统讲解课题研究的核心要点,通过剖析江苏省优秀课题案例,让教师直观理解 “如何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两位专家的指导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在场教师认真记录、积极思考,为后续教学成果奖和课题汇报奠定扎实基础。
成果汇报展进度,中期研讨促深化
在两位专家的理论引领下,师发处蒋奕珺老师首先汇报了我校汤校长领衔申报的2025年常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三阶跟进式”教研模式探索》,从该成果主要解决的问题到解决方案再到获取的相关成果,蒋老师都做了详细阐述。
在课题中期汇报环节,我校四位骨干教师依次代表不同学科与领域,分享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研究进展与阶段性成果,展现集团校多学科协同科研的良好态势。四个课题分别为:
体育学科课题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大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案例研究》;

语文学科课题 《“随文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德育课题 《青春期阶段初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

数学学科课题《初中数学校本化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用》。

研讨碰撞凝智慧,思路清晰再出发
每一位教师汇报结束后,王俊主任、黄天庆副主任均结合汇报内容进行针对性点评,从 “研究思路的逻辑性、问题解决的创新性、成果落地的可行性” 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现场教师也积极参与研讨,跨学科交流经验。激烈的研讨氛围中,各领域的研究思路逐渐清晰。

此次集团校课题和成果交流活动,不仅为骨干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通过专家指导与学科研讨,有效破解了课题和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未来,我校将继续联合集团校,常态化开展教科研交流活动,以研究为抓手,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为集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持续动力。
(文、图/蒋奕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