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常州市天宁初级中学,聚焦“中学生青春征程中的困境与问题解决策略”主题,进行德育研讨。本次活动以主题班会观摩、读书分享、总结计划交流与评课研讨为主线,凝聚团队智慧,共探育人路径。

班会观摩:情境化设计破解团队协作难题

活动在俞靖老师执教的主题班会《浪浪小妖的秋天》中拉开帷幕。该课以电影《浪浪山小妖》为情境载体,将班级构建为“取经团队”,通过“秋日召集令”“盲盒重温”“取经路上”等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团队组建历程,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抱怨”“推诿”等消极情绪,提出解决方案,共同制定“秋日约定”。整堂班会以 “平凡小妖,结伴同行” 为核心思想,通过情境设计引发情感共鸣,通过问题解决提供具体策略,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感悟团队力量,在团队互动中汲取成长动力。俞老师的主题班会课为班主任开展团队协作德育活动提供了生动范例。


经验共享:复盘总结明方向,读书交流启思维
(一)工作总结与新学期计划分享:凝心聚力,锚定成长新目标
工作室六位老师依次汇报上学期工作成果,并阐述新学期计划,展现了工作室成员扎实的工作作风与清晰的成长规划。

陶莹老师针对新班学情,以“降难度、重趣味”施策,深耕语文教学,让语文学习“活”起来,在班级管理上,为班级制定三年目标,开展写作项目并深化家校共育,让教育“立”起来。
包妍老师总结了自己在学科竞赛、AI创新课例、班级成绩提升等方面的成长。展望新学期,通过心理疏导、精准谈心和专业阅读,助力学生成长,实现多元提升。
周泓涤老师以“研以善教,聚力而行”为主线,总结了过去一学期通过诗歌、海报、共读等文化活动厚植德育,借助体育游戏赋能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新学期,她计划以微班会为抓手,构建学生健康品格。
周一花老师以“追光育梦,笃行致远”为主题,分享了她在工作室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收获。通过系统性阅读更新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与备课组建设中创新实践,成效显著。新学期,她计划以阅读、写作、研讨和反思为翼,持续深耕,实现自我超越。
言丽花老师以“在耕耘中沉淀,在沉淀中收获”为主题,分享了她在工作室通过观摩班会、坚持写作实现专业蜕变,在基本功比赛与论文发表上取得丰硕成果。新学期,她计划持续深耕,通过阅读、写作与学习,将个人成长转化为学生福祉,与伙伴们共赴教育远征。
沈小丽老师分享了她在工作室的成长与收获,从师德锤炼、专业提升到班级实践,均取得显著成效。新学期她将继续坚持学习与反思,深化理论研修、推进课题研究,致力于在家校沟通、心理辅导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读书分享会:以理论为基,破解教育实践困惑
在读书分享环节,三位老师结合教育实践,分享教育理念与实践策略,为解决日常育人难题提供新思路。

谷雨老师围绕《中小学心育16讲》,重点探讨了青春期情感教育的难点与对策。她提出“不反对、不支持,先理解、后引导”的沟通原则,强调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开展价值引导,指出在家庭支持不足、网络文化冲击等现实挑战下,教师更应主动构建信任关系,协同家长科学施教。
俞靖老师从《长安的荔枝》中提炼出班级管理的多重启示。她以“破局思维”“目标拆解”“共建共享”为关键词,倡导在班级建设中融合制度与温度,引导学生参与治理,实现从“被动管理”到“共同成长”的转变。
高丽娟老师分享了《我的心理学入门书:幸福的种子》的阅读感悟,聚焦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她提出应关注学生的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通过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做“情绪的主人”,在班级日常中播撒“幸福的种子”,助力学生实现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位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育实际,为在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视角与实践启发。

评课总结:聚焦亮点促提升,凝聚共识再前行
在对《浪浪小妖的秋天》主题班会评课环节,成员们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德育课堂的理解、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


周一花老师认为本节课环节设计层层推进,将团队成长与个人反思完美结合。她特别赞赏课堂中从小组行动到个人反思的设计思路,使德育效果能够自然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让每个学生都能真切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言丽花老师从班会课的定位角度进行了分析。她指出,与以往偏重心灵体验的班会课不同,俞老师的这节课特别关注同伴关系的建立,深化团队归属感的培养。这节课成功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兼备——在情感层面,引发了学生的深度共鸣;在理性层面,通过问题拆解到解决的完整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谷雨老师则从师生互动的角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观察到这节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主动地看见,也关注每个学生的被看见。无论是生生互动、自我反思还是师生交流,都体现了教育的温度。俞老师条理清晰的引导,让学生从表面的热闹走向真实的触动,取得了显著的德育效果。
陶晓宇老师用诗意的语言总结了她的观课感受。她认为这节课有感动有趣味、有共鸣有方法、有情怀有温度、有创意有深意,并将其精妙地概括为"一个不完美的老师带着一群不完美的学生走向完美的过程"。

领衔人缪春蓉老师从专业视角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她高度肯定了俞靖老师在工作中的用心付出。缪老师提到,无论是主题班会的选题方向、具体活动设计,还是课堂板书呈现,都能清晰感受到俞老师的认真态度。
她特别强调,俞老师在教学中做到了严慈相济,不仅把控课堂纪律、传递正确价值观,也用温和的方式关注学生需求,善于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抱团取暖”的温暖。缪老师动情称赞俞老师“师者如光,看见学生”

最后,缪老师鼓励全体成员保持教育热忱,在团队协作中互相赋能,在实践反思中不断突破,共同走向更具专业高度与育人温度的德育新境界。

本次研讨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既有课堂实践的真实呈现,也有理论阅读的深度碰撞,充分体现了工作室“团队协作,赋能前行”的研修理念,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能。

(组稿/缪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