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抚,晨光微熹。10月9日,八年级学子齐聚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启为期两日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实践之旅。他们以专注为引,以细致为导,在躬行中沉淀智慧,于探索中采撷硕果,执笔描绘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陶艺】
陶,是凝固千年的文明诗篇。少年们指尖轻触陶泥,揉捻间传承古老技艺。他们静待土坯风干,注视窑火淬炼,守候成品定型。创意化作纹路,雕琢赋予新生,让泥土蜕变为承载匠心的艺术珍品。



【烘焙】
打蛋器飞速旋转,将蛋清蛋黄打发成蓬松奶白色;掌心温度化开黄油,化作流动绸缎。小厨师们紧盯电子秤调配面粉、糖,不时查看烤箱计时。随着“叮”声响起,金黄的蛋糕带着浓郁黄油香出炉,指尖陷入绵软质感,入口甜蜜,劳动的喜悦在心底漾开。



【十字绣】
银针起落间,千年文脉与少年匠心悄然相拥。学子们凝神执针,以绢布为纸、彩线作墨,绣针游走如笔。须臾,绢布上青鸟衔花欲飞,远山晕染生韵,空白经纬幻化为东方美学的立体诗行,针脚间尽显巧思。



【篆刻】
篆刻是镌刻历史与故事的文化瑰宝,凝聚着深厚的传统底蕴。课堂上,同学们运刀雕琢印石,走线剔棱,在刀锋游走间与千年文脉对话。待创意印章刻成,历史的厚重与少年的巧思便交融于掌心,沉淀出别样的分量。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同学们穿梭代码迷宫,体验虚实交互幻境,指尖轻敲键盘,在模拟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中奏响人类智慧与科技力量的和鸣交响。大家化身严谨的编程师,编写精准指令;担当细致的工程师,挑选适配元件;更成为创意设计师,优化机器人结构。机械零件蜕变为能精准执行指令、生动展现创意的智能伙伴。



【电影梦工厂】
电影以镜头为笔,书写故事篇章。课堂上,同学们分工协作:导演专注打磨脚本,摄像精心调试机位,演员全情投入表演,剪辑师打造多样风格。他们用镜头定格青春瞬间,让创意在光影中绽放,开启一场银幕奇幻之旅。


【OM】
自己编剧本、自己创台词、自己做道具、自己排戏剧……当少年天马行空的思维碰撞“创意OM”,一场创意协作盛宴拉开帷幕。同学们围圈构思剧情,有人记录灵感,有人制作道具,有人打磨台词。团队智慧融入每个环节,创意火花闪耀每段表演,精彩好戏轮番登场。



【电子电工】
电子电工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魔术师”,复杂的电路图是他们的“魔法咒语”,精密的电子设备是他们的“魔法道具”。同学们凝神破译电路图,屏息凝神地组装电子元件。当电路接通、小灯珠亮起的瞬间,闪耀的不仅是科技光芒,更有雅创少年们精益求精的智慧。


【建筑模型】
建筑模型是科学、艺术与智慧的结晶。从精准推敲尺寸、有效规划,到精心选材,精研工艺、考究配色,再到团队共同打造,每一步都不可或缺。同学们在协作间体悟建筑之美、设计之妙,令"小小建筑梦"于模型中生根发芽。


【插花】
“一瓣心香写我意,妙趣从来两三枝。”同学们将带露折枝置于桌前,精心修剪,按花色花型巧妙组合:或令花枝俯仰生姿,或追求疏密有致。搭配古朴陶罐、素雅玻璃瓶,将审美意趣与幽微心境凝于瓶花之中。清新简约而风雅自生,令自然之美于指端悄然流转。


【创意手工】
手工的独特魅力,蕴藏于流转的指尖温度与执着的匠心之中。课堂上,同学们尽情挥洒创意,巧手折纸为雅致摆件,编绳成灵动挂饰,塑泥捏憨态萌宠。每一件手工作品皆是无可复制的“心意载体”,承载着劳动的欢愉与成长的印记。


【茶艺】
茶是东方文化的使者,茶艺承载着慢品生活的诗意。课堂上,同学们分席而坐,行云流水般演绎茶道:温杯烫盏,投茶注水,轻摇慢润,分盏细酌。清幽茶香氤氲,澄澈茶汤回甘,众人在流转的时光里浸润于"静心缓行"的哲思,余韵绵长。



【快乐木工】
工坊内木屑轻舞,工具碰撞声叮当作响。同学们手持锯子、刨子,专注于木工劳作:丈量、标记、切割、精磨,与温顺木材展开“拉锯战”。在抚触木纹与温度的过程中,既锤炼了动手能力,也体悟了工匠精神。



【金工】
“金工”二字,蕴含着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同学们让泛着金属光泽的材料,历经切割、打磨、淬火——锉刀精修棱角,火焰熔炼形态,入水淬定型格。金属褪去冰冷,焕发手作的生命力。每一次敲打、淬火,都是力量与耐心的考验,少年们在金属蜕变中探索工艺可能,锤炼坚韧品格。


【现代生物】
“天地之间,万物有灵,相伴相生,行循自然。”现代生物课堂上,同学们透过显微镜探寻细胞奥秘,借由实验剖析植物生长,在讨论中梳理生态脉络。他们认真记录数据、轻声交流发现,在探索中感悟生命本质,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汗珠凝成星辰,滋养青春梦想;指尖绘就轨迹,链接未来桥梁。千年文明以劳动为底色,时代新篇用奋斗续写。十月,二十四中八年级学子以汗水为墨,在实践中挥毫。他们专注的目光、讨论的身影、灿烂的笑容,皆是秋日最美的诗行,定格成青春的永恒画卷。
(文/俞茜妮、吴怡然 图/八年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