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速递>>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细研深悟促精进 凝心聚力共提升——二十四中教育集团暑期校本培训
发布时间:2025-08-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为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赋能学校高品质发展,8月23日上午,二十四中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在常州市天宁初级中学800人报告厅开展暑期校本培训,大家共聚一堂,共研最新教育教学理念。活动由二十四中童媛副校长主持。


同源共流 为学日益 去伪崇拙

首先由常州市天宁初级中学冯海燕校长作培训动员。冯校长用“同源共流:昨天有温度的记忆;为学日益:今天有高度的赋能;去伪崇拙:明天有厚度的生长”,将暑期培训升华为一场关于“历史认同—现实支点—价值信仰”的集体心灵校准。鼓励全体参培教师在情感、方法与精神上同时“归位”,为学校发展积蓄能量。

7.JPG

教学即研究---用研究丈量教学

常州市教科院李能国副院长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主题为“教学即研究---谈如何用教材教”的讲座。李院长从教研组到校本教研、从教学责任人到课程研究者、从案例研究到教学成果表达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用教材教的观点。

8.JPG


李院长详细分享了教研组的概念及教研组发展的历史沿革,尤其提到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观点,这是对学校和教师作为课程建设、教学实践主体的确认,有着鲜明的“自下而上”的特征。提示我们,教研工作一直是教师安身立命的重要职责。

9.JPG


“从教学责任人到课程研究者”板块,李院长阐述了教师要学会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自己的观念,李院长首先对“研究”进行界定,研究可能是科研活动场景,也可能是日常生活场景,教师也可以做科研。李院长认为教师即研究者,任何一个阶段都不缺既善于教学又善于研究的优秀教师,只要去研究,任何一个老师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也只有作为一名研究者,才能成为名师。

10.png


最后,李院长分享了从案例研究到教学成果表达的路径。他首先讲解了最为流行的deepseek辅助写作的模式以及注意点。阐述了案例与论文的区别,帮助教师厘清最基本的写作概念。李院长以施一公写论文的思路引导大家论文写作:养成阅读的习惯、理清自己的逻辑、按思路写出框架、学会照葫芦画瓢、二改及时跟上、交稿前一定要通读等步骤,李院长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带来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教学研究指南。

人工智能为教学插上梦想的翅膀

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来自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的巫雪琴老师带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实战指导》的讲座,讲座干货满满。巫老师首先从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开始,她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泛在学习时代,我们需要大量的学习,也需要大量的学习工具支撑。她将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分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专题学习、基于秘塔搜索的有体系的学习、基于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学习等三块内容,在每一块内容里都为在座老师推荐了众多的有用的程序,并进行实战演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老师们展示各个程序的使用方法。


接着巫老师从“人工智能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管理”三块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实践。她详细论述了人工智能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区别,然后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向老师讲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应用场景。如在课前可以使用腾讯文档进行合作教研、协作备课等方式来实现高效的课前准备,在线上实现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等。巫老师还为在座老师带来了大家都非常期盼的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实践操作指南,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迈向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高效之路,回应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期望。

13.png


两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为各位教师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了引领,相信老师们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组稿/赵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