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天地>>主题教育>>文章内容
青春的接力——七(2)班“追寻信仰之光”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青春百年路,永远跟党走。8月2日,七(2)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和家长代表们的精心组织下,走进“常州三杰”青少年主题学习空间,开展了以“追寻三杰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png


当同学们看到馆内陈列的珍贵历史文物、丰富图片资料以及详实文献档案,当VR设备里的枪声刺破展厅的宁静,我们仿佛与百年前的有志青年完成了一场跨时空击掌——在学习空间的沉浸式展区,七(2)班的学子们以青春的视角,重读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用生命写就的精神答卷。


当瞿秋白在刑场上用俄文高唱《国际歌》,当张太雷倒在广州起义的硝烟中,当恽代英在狱中写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三个从常州走出的青年,用生命在近代中国的暗夜中点燃了一簇不灭的光。学习他们的故事,与其说是回望历史,不如说是同学们在与先烈进行一场信仰的对话。


这场参观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望,而是一场关于信仰与成长的对话,让我们在·尚雅”校训与三杰精神的共鸣中,读懂了青春该有的模样。

6.jpg


“如果回到百年前,我的青春会如何度过?”在“穿越时空遇见你”展区,这个投影在地面的“追问”让同学们驻足沉思。当指尖触碰到由126个曾用名拼成的“复兴”墙,瞿秋白“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来”的誓言突然在耳畔响起。我们这代人或许难以想象,张太雷在与我们同龄时,已放弃留学机会写下“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更难体会恽代英用“四盒洋火”的比喻,将生命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决绝。

7.jpg


“五四弄潮儿”展区的复原场景里,我们在场景复刻中触摸信仰的温度当同学扮演的进步青年振臂高呼“外争国权”,周围的温度仿佛骤然升高。这种滚烫的感觉,与我们在学校“雅悦”阅读节演绎红色舞台剧时如出一辙——只是此刻,张太雷创办的《常州评论》原件就在玻璃展柜里,那些泛黄纸页上的墨迹,比任何台词都更具穿透力。

8.jpg


最令人震撼的是“没有冬天不可逾越”展区。当双手握住15公斤重的复刻刑具,冰冷的铁链让我们瞬间理解了什么是“已摈忧患寻常事”的豪情。

9.jpg


离开展馆前,我们还进行了关于“三杰精神”的朗诵及知识竞赛问答,看到同学们那积极参与的劲儿,仿佛把参观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景象都刻进了心里。


是啊,回想那再熟悉不过的青果巷,原来革命先驱就在我们身边,这段1.8公里的距离,丈量着百年青春的接力棒。作为"雅正学子",我们深知:所谓传承,不是把三杰的诗句背得滚瓜烂熟,而是像他们那样,在确定的人生坐标上,做不确定时代的坚定者;不是在历史答卷上写出标准答案,而是在新时代的考题里,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答案。

14.PNG


如今,硝烟散尽,山河无恙。站在他们曾向往的“新中国”里,再读“常州三杰”的故事,更能读懂“信仰”二字的重量。他们或许没能亲眼见到民族复兴的曙光,但正是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追光者”,用生命铺就了通向光明的道路。这份穿越百年的精神力量,提醒着我们:所谓理想,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认清现实的残酷后,依然选择燃烧自己的勇气;所谓担当,从来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在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之心。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在黑暗中举火的人。而我们,唯有带着他们的理想继续前行,才是对这份信仰最好的传承。

(//张双九   图/家长志愿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