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班主任心育能力建设,探索学生压力调适的有效路径,4月10日,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常州市陈伟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心育有‘力’ 成长有‘翼’”德育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主题班会示范课、专家讲座、互动研讨等形式,构建从“压力调适”到“心灵支点”的成长赋能体系。此次活动得到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大力支持与后勤保障,天宁分校冯海燕副校长携部分班主任及缪春蓉名师工作室、陈伟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加本次研修。
心育赋能巧解千千结 成长护航共赴星辰海
化emo为翼 御长风而行
勤业中学的陶莹老师带来名为《给emo装上降落伞》的主题班会课,她以极具创意的情境设计和丰富的互动体验,为学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情绪管理训练。整节课以“高空飞行遇险”的隐喻切入,巧妙将青春期常见的情绪问题转化为可感可知的“降落伞”救援行动,既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又赋予课堂强烈的代入感。
课堂亮点纷呈:“情绪盲盒”环节通过匿名分享破除学生心理壁垒,教师适时引入“90%的焦虑不会成真”的心理学研究,有效消解灾难化思维;情景剧表演以双结局对比直观展现情绪管理的分水岭,“科学着陆站”三大训练体系层层递进——感官聚焦法激活生理调节机制、苏格拉底提问法培养理性认知、情绪急救包制作则赋予学生个性化应对工具,完整构建了“生理—认知—行为”三位一体的心理调节模型。
整节课实现了心理教育的多重突破:资源建设上,将学生原创情绪急救包纳入校园心理资源库;价值引领上,用“登机牌”承诺促成知识向行动的转化。
最后在抛掷纸飞机的仪式感中完成了对生命教育的庄重诠释,不失为一堂兼具专业高度与青春温度的优秀班会课。
化“鸭梨”为“冻梨” 赋能青春成长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的杨乐老师带来一节《化“鸭梨”为“冻梨”》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这是一堂兼具科学性、互动性和情感深度的精彩班会课。整节课以心理学视觉图片导入,巧妙引导学生觉察自身压力情绪,再通过书写“鸭梨”卡片和闭眼松手指的体验活动,营造安全开放的心理场域。角色扮演环节生动揭示压力与身体健康的关联,而体育中考的经验分享则自然引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帮助学生辩证认识压力的双重作用。整节课设计亮点纷呈,“解压冰箱”的四个分区以情境化方式呈现调整心态、倾诉、呼吸训练、运动等科学方法,随后的解压方式PK赛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杨老师精准把握教育契机,通过“十年后的自己”跨时空对话,引导学生以长远眼光看待中考,将短期考试升华为终身成长的历练。整堂课既有“冻梨”惊喜道具的情感触动,又有未来职业视频的愿景激励,最大的亮点便是创新运用AI素材,紧跟技术前沿,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更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立育人支点以明道 炼渡己智慧而化人
专题研讨环节,常州市陈伟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伟老师带来《探寻育人的支点》专题讲座,以建筑学智慧重构育人逻辑。讲座创新性提出“支点育人三维模型”:找准育人的点、加长育人的支、增加支的韧性。
陈老师将深厚的心理学素养融入教育实践,从“三商培育体系”——智商开发、情商滋养、逆商锻造讲到“班主任三重境界”——据于教育规律之道、依于政策法规之法、操于育人策略之术,层层剥茧揭示专业成长的进阶路径。特别是“渡人先渡己”的育人哲学引发了现场强烈共鸣。整场讲座有前沿理论引证,有鲜活生动案例,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兼备,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份“既治标更治本”的育人行动指南。
以评促教精研育人方略 汇智聚力共绘成长蓝图
在领衔人缪春蓉老师的主持下,陶莹老师和杨乐老师分别介绍了班会课设计意图,大家进行了深度评课。
洛阳高级中学的虞赛玉老师认为:陶老师的班会课如一部精心设计的微电影,以“航空危机”情境贯穿始终,通过情绪盲盒收集真实问题,情景剧双结局对比引发思考,科学着陆训练实现“生理—认知—行为”三维疏导。杨老师创新运用AI技术,以“冻梨”巧妙比喻压力转化,结合体育中考案例诠释耶克斯定律,未来对话活动赋予学生成长远见,展现了技术与教育的完美融合。
戚墅堰高级中学的丁玲老师认为:陶老师的课以朋友般的对话引导学生多视角看待压力,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实现了师生深度互动。杨老师的课采用项目化设计,AI技术运用新颖独特,游戏化环节精准对接九年级学生需求,职业规划的自然融入更体现了育人工作的前瞻性和时代性。
奔牛初级中学的沈小丽老师认为:陶老师的课逻辑清晰,emo隐喻贯穿始终,科学着陆站通过生理、认知、行为三个维度实现知情意统一。杨老师的课突出“三新”“一融”:立意新(压力甜味转化)、技术新(AI生成)、体验新(希沃互动),职业规划的巧妙融入更展现了教育的深远意义。
外国语学校的周一花老师认为:陶老师构建了完整的“航空德育”隐喻体系,通过情绪盲盒收集真实问题,情景剧自然生成道德认知。杨老师以“冻梨”意象破题,AI技术激活课堂氛围,4-7-8呼吸法、未来对话等创新工具实现了压力向动力的有效转化,充分展现了技术赋能德育的时代智慧。
工作室领衔人缪春蓉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认为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以“心育有‘力’,成长有‘翼’”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情境体验—专业引领—智慧共生”的研修闭环。两节班会示范课犹如双翼:陶莹老师《给emo装上降落伞》以航空隐喻打造情绪管理训练舱,杨乐老师《化“鸭梨”为“冻梨”》用AI技术架设压力转化立交桥;陈伟老师的专题讲座则为育人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点。四位评课老师从不同维度诠释了心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既要像导演般设计育人情境,又要如工程师般精准施策,更需怀揣匠人之心精耕细作。
整场联合教研不仅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注入了新动能,更探索出了一条“心理赋能—生涯引领—终身发展”的育人新路径。
(文、图/缪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