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速递>>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领略小镇风华 探访民俗文化——九年级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在这最美的阳春时节,二十四中九年级学子来到了灵山文化园与拈花湾小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在这里感受文化与山水的完美结合,在一花一世界的自然风韵中也升华着二十四中人的雅正之气。

1.jpg


心灵山·新胜境

登上灵山文化园,《九龙灌浴》的恢弘气势令学子们驻足。当莲花开合、梵乐响起,他们从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中读懂“敬畏自然”的千年智慧。拾级而上,内心宁静而神往。行走其中,一颗颗踌躇杂乱的心便也在佛山下释然。再在树梢挂上红丝带,心中许下美好祈愿。


云半间·拈花湾

午后时光,师生们移步至唐风禅意小镇拈花湾。漫步香月花街,同学们体验了古法扎染、团扇绘制等非遗项目,在动手实践中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鹿鸣谷的草坪上,同学们心灵互动,释放压力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团结协作精神和自然探究能力。


净空、净土、净水,拈花一笑,品味灵秀风光;高雅、儒雅、博雅,雅正少年,体悟人文底蕴。在这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领略了别具一格的园林风光和传统文化,雅正随心,温暖而坚定。

17.png


               (文/戴芸帆  图/九年级组)


学生感悟:

走进灵山景区,抬头仰望那巍峨耸立的佛像,慈悲的面容在日光下闪耀着神圣光辉,敬畏感瞬间涌上心头,让我真切领略到宗教艺术的震撼与魅力。踏入拈花湾,唐风宋韵的建筑错落有致,潺潺流水环绕其间。街边传统手工艺品店琳琅满目,我参与制作团扇,一笔一划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这次社会实践,不只是游玩,更是学习与成长。让我走出书本,亲身体悟传统文化内涵,激励我在今后学习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九1张恒睿

 

斑驳树荫,春风和煦,我们出发向着灵山。我站在大佛脚下,仰望高大的庄严佛像,内心充满震撼。阳光洒在金色的佛身上,显得格外神圣。我学着周围人的样子,虔诚地合掌许愿,是对心中愿望的虔诚祈祷。沿着台阶一步步向上,仿佛也在一点点放下心中的烦恼。站在佛脚下回望,整座灵山尽收眼底,山风轻拂,带走所有疲惫。这次游览是宏伟的佛教文化在内心震撼,更是让心灵宁静的禅修。

——2陆怡清

 

瞻仰灵山大佛,心灵被深深震撼。那巍峨身姿屹立山间,慈悲面容俯瞰众生。绕佛而行,梵音袅袅,似能洗净尘世烦恼。于这神圣之地,我体悟到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魅力,更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踏入拈花湾,就像闯进了春日编织的绮梦。湛蓝天空下,小镇白墙黛瓦,与缤纷春花相映成趣。行至五灯湖,看灵动的水舞秀,感受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社会实践,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心灵在喧嚣尘世中的短暂出逃。

——九(3张世恒

 

踏入灵山景区,仰头望见巍峨大佛,慈悲目光仿若洞悉一切,敬畏之感油然而生佛像前,我虔诚祈愿,愿中考顺遂步入拈花湾,古雅街巷、悠悠禅意,好似穿越千年,为紧张备考的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与力量。

——九(4)彭睿曈

 

春日的灵山与拈花湾,禅意与生机交融。站在灵山大佛脚下,佛光普照,内心顿觉澄明,尘世喧嚣如烟散去。梵宫的金碧辉煌与佛经的悠扬吟唱,让人心生敬畏,仿佛触摸到信仰的力量。转至拈花湾,唐风宋韵扑面而来。小桥流水,樱花纷落,一步一景皆如画,宛如世外桃源。悠悠漫步在香月花街,脚下的石板路,身旁是的店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茶香,都让人仿若穿越千年,回到了那个风雅的时代。这一程,是身心的洗礼。佛国的庄严与禅境的淡泊,教会我在浮世中寻一份从容,于繁华处守一颗素心。

——5胡沐筠刘宇函

 

盼望着,盼望着,九年级社会实践终于来了。首先来到灵山景区,仰头瞻望巍峨佛像,心灵瞬间被庄重氛围震撼,更加深入了解了佛教文化。午后,我们奔赴拈花湾,踏入小镇,古雅的建筑,烂漫的花海,处处皆是美景。这次社会实践,同学们暂别书本,收获快乐,度过了充实又有意义的一天。

——九(6)康源

 

游灵山景区,心境宁静而庄严。巍峨的佛像前,我默默祈愿,为即将到来的中考祈求一份顺遂与智慧。佛光普照,仿佛给予我无尽的力量与信心,愿以虔诚之心,迎接挑战,中考必胜,未来可期。拈花湾,充盈禅意,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必将上下而求索,不负老师父母的循循教诲。   

——九(7)周子涵

 

乘着青春的乐章,见那如黛的连山妩媚,延绵万里。阳光下的少年,披着金色的碎纱,怀着虔诚的心,听梵音,闻香火,拜着佛,许着自己的心愿,丰满人生的羽翼。辗转几刻,便又深陷花海,走进拈花湾,闻那鲜花朵朵染着诗意与浪漫,看那红墙绿瓦写满岁月悠长,品那人间烟火袅袅升腾。三千烦恼,不如拈花一笑,如今,让你我共赴中考之路,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8 连文涛

 

阳光正好,踏入拈花湾,仿佛穿越千年,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烂漫春花相互映衬,一步一景,满是诗意。在这里,我放慢脚步,感受着远离喧嚣的宁静,内心的疲惫一扫而空。带着这份宁静与空灵,转身迈向灵山大佛脚下,仰望着高达88米的雄伟身姿时,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梵宫内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更是让我惊叹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中寻得片刻宁静,也激励着我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中考学习中。

——九(9)顾珂语

 

灵山,灵山,我踏破晨间迷雾,你的样子由朦胧变得清晰。是庄严肃穆,佛乐吟吟。中央古铜明黄的莲托着释迦的金像,水雾涟涟。于是便使人冥冥之中,与佛祖、与佛乐遥相呼应,天人合一。拈花湾是古朴,是现代,是结合,是欢声笑语,是车水马龙。她是镶在山中的明珠,闪闪耀耀,绵长亘古,吸引八方。托着手中白鸽,已是倾尽黄昏,但我们的征程也才刚刚开始。

——10熊悦雅

 

登临灵山时,青铜莲台正承着天光。大佛垂目处,太湖烟水漫成青瓷釉色,佛掌微倾似要将七十二峰岚气拢入掌心。经筒转动的梵唱里,九龙吐水的莲花台次第绽放,晶莹水雾中浮动着檀香篆字,恍若二十五年晨钟暮鼓凝成的舍利子,坠在游人的衣襟。转过菩提长廊,拈花湾的唐宋屋檐正衔着流云。五灯湖漾起满池青绿,木构楼阁倒影里游着几尾朱红锦鲤。石灯笼上苔痕深浅,恰似未干的水墨,唐风斗拱间悬着半阙《风入松》的余韵。竹帘轻卷处,茶寮飘来明前碧螺春的清气,与禅堂檐角铜铃的震颤,织就一袭无形袈裟。当山风送来灵山寺的磬音,看香樟树影在经幡上写满《金刚经》的偈子,方知这方山水原是佛陀遗落的禅机。不必等到月出东山,此刻的云影天光里,自有千年不谢的优昙婆罗,在拈花一笑中徐徐舒展中考在即的焦虑,在此刻竟如佛掌上飘散的云雾。梵钟叩响的刹那,忽然懂得拈花湾石壁上那句应无所住——笔尖沙沙的春蚕食叶声,何尝不是另一种修行?且将满纸墨香化作莲池清露,待六月蝉鸣时,自有青莲破水而出。

——九(11)李若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