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速递>>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劳以启智 动则润心——七年级劳动技术课程
发布时间:2025-03-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春意盎然的三月天,二十四中七年级的雅正学子们满怀激动与喜悦,走进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启了两天的劳动与技术实践之旅,体验了一场手脑并用的盛宴。

茶艺——一盏氤氲的茶汤,一隅优雅的空间,师生们以茶为媒,品茗赏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在古朴的环境、淡淡的茶香、风趣的互动中,同学们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古朴雄浑,感悟着“以茶行道”的国饮精华。

1.jpg


篆刻——拈笔古心生篆刻,引殇侠气上云空。在一雕一刻中,小篆刻师们体悟着刀与石、书与刻的结合之趣与篆刻艺术的独特之美,果真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啊!

2.jpg


十字绣——清新、复古、自然、美好的十字绣,是传统的延续,是艺术的舞台,更是美好生活的映射。银针穿梭,绣线缠绵,在这古韵绵长的十字绣课堂,同学们用一针一线描摹人间色彩。

3.jpg


人工智能——拥抱AI时代,人工智能如同一颗璀璨明星,引爆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同学们徜徉在充满智能感与神秘感的世界中,走向通往数字文明的星辰大海。

4.jpg


建筑模型——黑格尔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建筑模型课堂上,同学们在设计、画图、剪裁、拼装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玩转建筑模型,建造心中的绿野春天。

5.jpg


现代生物——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每一片叶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脉络。一次次的实验拉近了同学们与生物学的距离,让同学们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魅力与乐趣。

6.jpg


插花——瓶花一束,意境悠远。优雅的姿态,行云流水的动作,随着一折一剪一插一戳,一朵朵纸花悄然成型。每朵花、每片叶都蕴含着深长的意味,插花的澹淡雅趣也在其中了。

7.jpg


烘焙——双双巧手间,缕缕香气来。如果幸福有形状,那一定是蛋黄酥和青团的模样!

8.jpg


陶艺——感受泥土的气息,享受指尖的乐趣。随着揉搓、拉胚、捏塑,一件件陶艺作品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这是一场创作的游历,也是一场感受美、传承美、表现美的旅程。

9.jpg


创意手工——一纸、一剪、一印,“创意手工”带领同学们在动手和动脑中体悟创造性劳动的魅力!

10.jpg


快乐木工坊——飘飞的木屑里蕴含飞扬的梦想,霍霍的锯木声彰显少年的力量。同学们沉浸在锯子与木头之间的美妙摩擦声中,体悟着工匠精神的真谛。

11.jpg


影视梦工厂——做一回导演,感受hold住全场的霸气;做一次演员,体会荧幕前的酣畅;做一次幕后,品味剪辑的辛酸……百般体验,千种滋味,而每一种经历,都是成长。

12.jpg


OM——编剧情、写台词、做道具、画海报……在一场头脑创意的风暴中,同学们同心协作,激荡思维,体会到了智慧和汗水换来的满满幸福感和团队精神的可贵!

13.jpg


电子电工——加热、焊接、组装,一焊一烙间,锡与铁完美结合,造就电路板上的至美画卷。一块小小的绿板,凝结着大家的辛苦付出,这便是电子电工的魅力!

14.jpg


金工——在锉刀与坚硬的金属块的碰撞中,一个个粗糙的零件焕然一新。千锤百炼、精雕细琢的金工艺术带领同学们体悟工匠心、手、力通融合一的魅力。

15.jpg


机器人——突破思维极限,在人工智能的世界中构思漫游;专注团队合作,齐心协力诠释创新与精彩。通过“机器人”课程的创新实践,同学们体会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推开了走向智慧的大门!

16.jpg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劳动与技术课程不仅教会我们技能,更传递了一种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让我们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文/吴怡然   图/七年级组)

学生感悟:

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走进机器人的课堂,我对这个不熟悉甚至陌生的领域充满了好奇。开始上课,白板上酷炫的操作视频与机器人的帅气表演深深吸引了我,老师生动的讲解与认真的操作示范帮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机器人课程使我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实践创造的乐趣、新奇与快乐,更让我体会到了时代之下人工智能与机器制造的日新月异。

——七(1)吴玥泱

 

此次劳技课程中我选择了充满东方韵味的“茶艺”。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泡茶,也自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茶树分布、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日本茶道、茶具用法、泡茶的基本步骤等介绍,我感受到喝茶不仅在于口感,更在于过程,也懂得了耐心与专注的意义。这不仅是泡茶学习,更是在忙碌生活中寻得的一方宁静,让我深深着迷。

——七(2)金玥斐

 

短短的两天是那么的短暂又是那么的充实,我深刻体会到了“玩中乐,乐中学。老师让我们用乐高搭建承重而牢固的高塔,当我搭出有半人高的塔时,我充满了成就感,短短两小时里,我得到了学校里多少节课都得不到的启示:坚持,多少次塔的崩塌,多少次零件的掉落,因为身边的小伙伴的陪伴,塔才得以搭成;耐心,每一个零件的组装者需要深思熟虑,每一个组装都容不得闪失,我不断的深呼吸令自己平静,这是我的塔牢固的重大原因;胆大,在组装中我唯一缺失的就是它,过于的保守使塔变牢固却并不是很高,胆大而不失细心,才能最大程度完成心中所想。

——七(3)魏剑彤

 

“现代生物”这个课程中,每次走进实验室,都像走进了真理的世界。在这里,我们纷纷动手,探索未知。在制作叶脉书签时,我虽然一直弯着腰,感到酸痛,但一闻到树叶弥漫在空中的清香,忽然觉得又不累了。一个个制作好的色彩斑斓的叶脉书签,与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成为了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磨灭的回忆……在一个个研究的过程中,我渐渐爱上了实验,爱上了生物。

——七(4)王嘉澍

 

劳动实践课让我重新认识了“劳动”二字的分量。在制作花的过程中,一团团纸藤相互缠绕的瞬间,我忽然明白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心灵的沉淀。这堂课让我从紧张的气氛中跳脱出来,感受一抹自然的宁静。从最初的急躁到逐渐学会与“植物”对话,每一剪都是对美的雕琢,每片叶子的舒展都在教我静心。我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与艺术的魅力与伟大,触摸到了真实可感的生活美学。

——七(5)姜子兰

 

参加此次劳技课程,我收获颇丰。在小组合作里,我们齐心协力攻克劳动中的难题;面对陌生的手艺,我满怀好奇地探索,逐步掌握了新技能。在陶艺课程上,亲手触摸陶土,感受它在指尖的变化,从一团毫无形状的泥土,慢慢变成心中设想的模样,这个过程既充满挑战又无比新奇。这次劳技课程不仅让我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更像是一场时空之旅,引领我探寻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我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品味着成长的快乐,也领悟到成长的真谛 ,期待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七(6)是祺欢

 

茶艺课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茶史长卷,不仅向我们揭开了中国四大茶区的生态密码,还从实践环节带我们穿越时空:从陆羽《茶经》记载的唐代煎茶法,到宋徽宗推崇的七汤点茶术,直至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传承。最惊艳的是宋代点茶复原环节,青瓷茶盏中,茶筅击拂出的绵密云沫,在墨色釉面上勾勒出转瞬即逝的雪浪纹。当指尖触摸到建盏粗粝的胎土时,方知茶器不仅是容器,更是历史温度的承载者。

——七(7)黄子墨

 

春意盎然,花开满园,春风和煦,似在耳边低语。我们步入青少年活动中心,欢声笑语如潮水般涌来,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金工车间内,金属的磨擦声与锯子的节奏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劳动赞歌。汗水在脸颊上流淌,那是辛勤与快乐的见证。此次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坚韧,也让我更加领悟到知识的力量与学习的重要。

——七(8)唐语蔓

 

阳春三月,我们怀着雀跃的心情,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启劳动与技术实践课程学习之旅。我选择的是木工课程。课堂上,我似乎化身为一个小木匠,在学习技艺的同时,也在传承坚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次劳技课课程多样,精彩纷呈,使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与技术的乐趣,进一步丰富了生活体验,激发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

                    —— 七(9)吴佳怡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亲自动手烘焙,才发现烘焙的过程比吃下美味的瞬间更令人满足。在烘焙教室,我沉浸于手工的韵律之中,面团在手中重生,无需任何添加剂的点缀,只凭食材的本真,绽放其独特的韵味。烤箱的炉火,是时间的见证者,它缓缓烘焙着,将食材凝聚成一份份艺术品。手工烘焙,是对食材的尊重,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七(10)王瀚宇

 

木工坊空气中浮动着松木特有的清香,在这个被数字信息充斥的世界,一场木工劳技课程让我触摸到了时光的另一种质地。在木工坊中,有细细打磨的悠闲,也有点睛之笔的细致,更有无穷的乐趣。这次活动的收获,随那松木清香,久久烙在了我的心里。

——七(11)孙浚喆

 

暖阳穿过窗户,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咔嗒"声编织成奇妙乐章,我和新搭档合力为巡线机器人设计机械臂,编程界面的蓝色荧光映着两张专注的脸,经过几次调试失败后,传感器突然亮起的绿灯让我们兴奋地手舞足蹈,更深刻体会了老师所说"每个模块都是整体智慧的结晶”。也明白了科技不是冷冰冰的代码程序。那些被我们反复拆装的蓝色零件背后隐藏着团队合作的魔法和永不言弃的勇气。

——七(12)李雨真

 

两天的劳技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在与同校伙伴和藏族同学一同制作道具和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协作。虽经历了困惑,感受了疲惫,但当看到最后的成果和大家开心的笑容时,我感到无比满足。劳动不仅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它让我懂得了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也让我更加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用实际行动传递责任与担当。

——七(13)张壹番

 

初春之际,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劳技实践课程体验。当亲手细细修剪枝叶,花影微斜,似在倾诉时光的絮语,留住刹那间的芳华。似乎,插花是一场与自然的邂逅,不仅陶冶情操,培养技能,更点亮了心中的春天。渐渐地,我在其中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无论世间喧嚣纷扰,都能秉持着无尽的诗意与遐思。“满插瓶花罢出游,莫将攀折为花愁。”也许 ,插花插的,不只是花,更是人间的艺术与深邃之美。

——七(14)沈芯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